一些最新的 iPhone APP 的 UI 设计实例

本文收集的一些最新的 iPhone 下的 APP 的 UI 设计实例或许对你开发 APP 有所帮助。不过很抱歉,这里只有一个截图。

Notesbook App idea

Cause.It iPhone App

Confirm Payment

PayPal for iPhone redesign

Hattrick App

Starbucks application

Home View

Transactions

Camera Awesome

New iPhone app design

iOS Top Bar

Dashboard App UI

UI for iPhone App

iPhone UITabBar Navigation

Options

iPhone App 2

Artspotter

iPhone App Render

iPhone: Nav Update

Rate UI

Ledger Notes

Banking App

数据揭示网络色情(与开源软件)

编者:请大家关注本文的最后一段,建设这么大的网站所采用的开源技术:)

YouPorn : 它目前是世界上浏览量最高的色情网站,自从2006年八月开始营运后,便成为当年最热门的免费色情网站;2007年11月被誉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免费色情网 站;另外在2009年八月的统计也显示是流量第47高的网站之一。目前单是YouPorn就可能占到全球互联网流量的2%。这些流量同时也都被转换成了利润,用以维持整个网站的运营。

YouPorn提供的流媒体视频业务数据:存储数据总量达100TB,日页面浏览量超1亿次,每24小时近950TB的带宽,流量高峰时每秒页面浏览量4,000次,服务器每分钟提供的数据量相当于600张双层DVD。

YouPorn的主要数据存储100%使用Redis,同时用MySQL作为管理工具对其进行管理并将数据添加到Redis集群。该网站曾经主要使 用MySQL后端以Perl语言编程,但在2011年Perl被替换成了PHP语言,而MySQL则换成了Redis。HTTP服务器用的是 NginxHAProxyVarnish则共同用于负载平衡。

文/福布斯中文网

KindEditor 源代码改用 Github 管理

从今天开始KindEditor源代码用Github管理,Googlecode上的SVN源代码不再更新。这次移库的主要原因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在国内访问 Github 比 Googlecode 稳定,还有 Github 的各种功能也比较人性化。

网址是:https://github.com/kindsoft/kindeditor

KindEditor是一套开源的HTML可视化编辑器,主要用于让用户在网站上获得所见即所得编辑效果,兼容 IE、Firefox、 Chrome、Safari、Opera等主流浏览器。 KindEditor使用JavaScript编写,可以无缝的于Java、.NET、PHP、ASP等程序接合。 KindEditor非常适合在CMS、商城、论坛、博客、Wiki、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应用上使用,2006年7月首次发布2.0以 来,KindEditor依靠出色的用户体验和领先的技术不断扩大编辑器市场占有率,目前在国内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编辑器之一。

也许可以不苹果,但已经不能不移动

 

在不久前超越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后,苹果众望所归般的登上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并且持续高速攀升,现在已经超出美孚 40%。另外一个由 Google 开发的智能手机系统 Android,日激活量已经达到 85 万部,同样是在高速扩张中。而同时期昔日巨人诺基亚的迅速衰败,似乎让人产生了功能性手机已经就快只能在通讯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错觉。

事实上呢?2011 年底的数据统计显示,功能性手机仍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大约 70% 的份额,尽管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接下来要讨论到的内容没有触摸屏,没有应用商店,也不会有华丽的用户界面。我只想通过一系列小事,来回顾一下那些在今天看来日薄西山的老家伙们怎样和今天的智能机一样,安静而彻底的改变着这个社会。 

日历翻回到 2009 年底。那时候报纸上都是美国次贷危机越演越烈的新闻。同时期在近乎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即将年满 28 周岁的慕容晓晓发行了一张专辑,其中有一首后来红的发紫的歌曲——《爱情买卖》。鉴于该曲的火爆程度,慕容晓晓在网络上被戏谑的称为“中国农业金属女 皇”。2009 年底才发行的这首歌,在华西都市报 2010 年 8 月 30 号的报道中提到其彩铃下载已经超过 7000 万,大约 700 万每月。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提供个数据类比一下:微信是一年多以前腾讯发布的移动应用,马化腾几天前透露说微信装机量即将超过 1 亿(官方已经确认),折合一下也差不多 700 万每月。能和企鹅帝国即时通应用保持同样的月均装机量,“女皇”二字当之无愧。

“农业金属”这个名词,听起来很像是和“重金属,死亡金属,工业金属”一样是金属乐中的一个小分支;但其实这只是网络上恶搞出来的一个名词,指代范 围并不够清晰,但是一般来说包括中国本土音乐里吸收了摇滚金属风格,但又有明显乡土气息的那一派。同时又因为这类歌曲受到大量在外务工者们们的喜爱,被自 抬身价的文化人们称呼为“民工歌曲”。

在慕容晓晓之前,每年都有那么一两首特别流行的所谓“农业金属”。我现在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农业金属歌手,是另一个红的发紫的人物——刀郎。 2003 年底 32 岁的刀郎全国范围发行了第一张专辑《2002 年的第一场雪》,在几乎无宣传的情况下红遍大江南北,整个中国音乐圈为之震动。从那以后,“农业金属”香火不断。

过了很多年以后,有一天我忽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 03 年以前没有流行的“农业金属”?那时候有金属,也有农业,更有大量在外务工者。可是为什么没有脍炙人口的“农业金属”?这不科学啊!!

但是凡事存在必然合理,如果觉得不合理,那就再请重新分析一次。

从 03 年底开始,中国移动在几个试点地区开展了一种新业务,叫彩铃。一年以后,在 2005 年 CCTV 音乐颁奖典礼上,刀郎依靠彩铃下载的压倒性优势获得了“最佳彩铃歌手奖”。

作为一个词曲演唱自己包办,视觉造型没有加分,正式出道年纪偏大的歌手,刀郎的案例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彩铃能够从推广方面改变商业音乐的 盈利方式。刀郎以前也自己花钱做过唱片,销量惨淡。按 04 年火爆的程度来说,这只能归结于宣传问题。当时北京几乎所有的音乐人都对刀郎的作品嗤之以鼻,没有公司的包装和推广,一个本来可以大卖的歌手毫无出头之 日。然而中国移动的彩铃业务成功的替代了唱片公司,并且最终效果好的惊人。

现在回过头来考虑一下以前的专辑宣传模式。唱片公司安排歌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打榜,可能是电台访谈,可能是电视台排行榜播放新 MV。这种宣传花费巨大,不依赖唱片公司,歌手无法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最终消费者。作为中间商的唱片公司在对内容的推广取舍上获得了过大的权力,音乐市场 的走向大多数时间被几个唱片巨头所控制,甚至出现了唱片公司想捧谁谁就红的不正常局面。

一方面消费者的选择有限,另一方面歌手的作品必须符合唱片公司的要求才能获得被宣传的机会。这种事实上的垄断并不利于唱片业的发展,各种黑幕相信大 家也并不陌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佳彩铃歌手”在市场份额层面上来说是公平的,也给了小唱片公司甚至独立音乐人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只有从这个时候开 始,刀郎,慕容晓晓等才有机会充分推广自己的作品,所谓的“农业金属”才开始有了生存的土壤。

那么彩铃是啥呢?功能手机上的 iTunes 原型。音乐来源从 USB 线变成了移动网络,这个转变不亚于以前只能去电影院的人家里都有了电视机。

人类有各种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现象。“农业金属”的需求不是忽然产生的,只不过这一次彩铃把这个巨大需求转换成了能够让每个人都看的见的数字,以及让市场震撼的巨大的影响力而已。

2010 年中国每百人手机 64 部,不久前三大移动运营商上报的数据表示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 10 亿。移动设备早已经透过社会的皮肤,深入到肌肉和骨髓,连接到了每一个细胞。不管你见,或者不见,他就在那里,有增无减。也许对有些人来说这很遗憾,但是目前看来,我们已经无法摆脱这个移动的世界了。

我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生活感到惬意,但是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多样性。印象里有个句式经常被用在文章里:在那场 xxxx 的大灾难以后,却有一小部分 xxxx 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也许这是我偏激的一个地方,但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风险控制的基本常识。虽然还在 Hard 模式里,但是仍然好过去玩缺德管理员开的《地狱火》资料片吧。

PS: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众歌手并不是很乐意自己被归类为“农业金属”。这里申明此文引用绝非讽刺意味,只是作为一个噱头使用而已。虽然《爱情买 卖》和《冲动的惩罚》被一些人评价为很俗,但是我很喜欢,并且在卡拉 OK 的时候顶着别人要跟我绝交的压力仍然点唱。我始终认为不是只有高雅艺术才能出好作品的。

微软资助开发商推 WP 应用 努力摆脱数量局限

《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由于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的市场份额很小,许多应用开发商不愿意为其开发应用。为了吸引开发商,微软采用了各种激励方式,甚至包括资助知名应用开发商外包Windows Phone版的开发。以下为原文梗概:

http://www.trbimg.com/img-4f71f042/turbine/la-fi-tn-windows-phone-nokia-low-price-2012032-001/600

技术与资金支持

如今,手机是各种应用的天下。微软决心下血本要在Windows Phone应用商店推出几款声名赫赫的应用。应用开发者只需在一纸合约上签名。

去年,微软携手诺基亚挑战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这一联盟的最新成果是周日在美国上市的Lumia 900智能手机,这也是检验结盟威力的试金石。

但市面上数以万计的Apple和安卓设备应用并不支持内置微软Windows Phone软件的Lumia 900,许多开发者也不愿把精力和资金投入未经考验的较小市场。为此,微软给出种种甜头,包括免费向开发者提供手机,承诺在应用商店和Windows Phone广告中提供最佳位置等。微软甚至向应用开发者提供6万到60万美元不等的资助,以促进流行应用Windows Phone版本的开发,这也反映了谷歌和苹果的强势地位,后者无需为此买单。

当微软向移动社交网络Foursquare伸出橄榄枝时,Foursquare的商业发展负责人霍尔格•鲁道夫(Holger Luedorf)欣然应允。他说,“公司资源有限,必须物尽其用。但作为一个社交网络,扩展到所有平台尤为重要。”

Foursquare自身已有iPhone、Android和BlackBerry版本的研发队伍,但若非微软出资,Foursquare可能不会开发Windows Phone版服务。

幽默网站Cheezburger的首席执行官本•韩(Ben Huh)表示,微软的市场份额过低,不值得成立Windows Phone应用开发团队。但他同意与微软合作开发主打猫咪搞笑图片的应用,他表示,“微软搞定了一切,我们的工作变得很简单。”

微软Windows Phone的高级营销经理凯西•麦基(Casey McGee)证实微软向开发者提供了种种优惠条件,但并未透露已资助的应用名单。他表示,现有战线不够全面,“微软并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我们要再接再厉。”

应用商店缺乏应用

目前,微软应用商店中的应用数量超过7万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Netflix、YouTube、气象频道、Amazon Kindle和水果忍者游戏,而苹果高达60多万个,安卓商店则有近40万个。分析人士表示,微软无需以量取胜,而应主攻能够凸显Windows Phone功能的主流应用。

尽管微软不遗余力,还是有许多火爆应用成了漏网之鱼,如流音乐服务Pandora、图片共享应用Instagram和Zynga公司的游戏等。全美独家销售Lumia 900手机的AT&T公司表示,销售人员将会力赞这款手机可用的应用,并向顾客演示。

上月,开发商Rovio表示Windows Phone版本的《愤怒的小鸟太空版》不值得开发,但当天晚些时候,Rovio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正致力于Windows Phone版本的开发。Rovio并未透露确切的发布时间,而双方均对前后一百八十度转变的原因三缄其口。

平台不受开发者重视

通常,微软的问题并不是开发者的冰冷拒绝,而是简单的因为平台不够流行。

甚至Facebook也不准备开发Windows Phone应用。Facebook发言人称,对于苹果和谷歌以外的平台,Facebook鼓励它们自己开发应用,经过Facebook认证后再发布。

微软在移动应用领域的弱势地位与其在PC时代对开发商的影响力形成鲜明对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微软费尽心思让独立软件公司将Windows作为开 发应用软件的首选操作系统。随着Web时代的到来,微软的影响力渐渐衰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设计在浏览器中运行的服务和产品。后来,开发人员开始转向智 能手机和iPad,衰落速度愈发快了。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沙拉•罗特曼(Sarah Rotman)称,微软的相对弱势是因为用户基数不够大。他说:“开发商只关注能带来利益的平台,而有用户的平台才能获利。”

凤凰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