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专家评论 Google 的智能眼镜

google_project_glassGoogle 的智能眼镜计划最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人热情的盼望它早日成为现实,但是持批评态度的也不在少数。这些批评有讽刺性的言论,有搞笑的视频,还有对于其毁灭人性的能力的担心。虽然智能眼镜实现的不过是智能手机的功能,但是它将现实虚拟化的潜力却更大,或许这是许多人担心的理由。

在这里,我们暂时把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放到一边,从用户体验的层面考虑一下。毕竟,智能眼镜和手机不同,它所输出的文字和影像直接展现在视野之内,是否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Technology Review 网站为此采访了神经生物学专家 Mark Changizi。

根据 Mark Changizi 的说法,Google 智能眼镜的设计从生理学上来说,并不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从视觉上说,图像不会在你的前面浮动,因为它只展现给一只眼,”Changizi 解释说。

这就好像你在视野的边缘看到自己鼻子的影像,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去注意。”从每只眼中接受非对应图像,实际上已经是我们非常习惯的东西了“。

同时,他也指出,视频中展示的清晰的文字影像并不容易做到。“他们要展示给你文字,要辨别那种细节,你需要将影像放在眼睛的小窝前面,那是你视野的微小、中心的部分”。而这通常不是我们接受非对应图像的地方。

Changizi 认为,影像的合理位置应该放在视野中的脸部那里。“更加自然的放置位置,特别是非文字的时候,应该是你的视野中脸部影像已经存在的地方。”这会使得电子图层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电子界面的体验更加潜意识化,而不是让人感觉是盯着手机屏幕。

一位 Google 员工告诉 Technology Review,智能眼镜开发团队进行了许多实验,包括户外测试。对于测试对用户体验视觉层面的结果,他没有透露任何细节。显然,Google 官方放出的视频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状态。

虽然最终结果如何还不好预测,但是 Changizi 比较乐观。“现在我们看到许多人在走路的时候眼睛盯着手中四寸的屏幕,彼此碰撞,” 他说,“无论 Google 的智能眼镜结果如何,它肯定会是一个提升。”

题外话:the Verge 网站采访了 Google 联合创始人 Sergey Brin。Brin 说智能眼镜仍处于早期原型机阶段, Google 发布视频的目的是收集人们的反馈。他说,Google 希望最终产品能够和各种不同的设备相连接。另外,智能眼镜还需要通过射频辐射测试,这对于 Brin 来说非常重要。当问到产品上市的时间时,Brin 回答说,”给我们些时间“。

图片来自 newstech24

“丁氏猪肉”六月上餐桌 将以古文命名

自两年前IT业精英、网易CEO丁磊高调宣布进军养猪业以来,“丁氏猪肉”何时出炉一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然而,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丁氏猪肉”依然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形,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丁磊曾坦言:想要拿到足够的地方来养猪并不容易,会涉及到农民利益的补偿,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据了解,丁磊在养猪过程中还请了不少国内外专家一起 来论证如何进行高科技养猪。对于投资回报,丁磊则认为这不是一个低层次的生产劳动,里面有很多技术含量,可以得到得到很不错的、稳定的回报。

近日,网易内部人士表示,如果养猪计划顺利,今年6、7月份让“丁氏猪肉”面市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价格,由于采用了高科技养猪的模式,“丁氏猪肉”的价格或比市面上的普通猪肉价格高出10%~15%。据说,丁氏猪肉将用古文命名,虽贵但有竞争力。

看看离开苹果的牛人们都去了哪些公司

虽然苹果的产品每天都有上百万人在使用,而在苹果工作你可能正开启一项革命。但是根据LinkedIn上的数据统计,苹果这些年仍然流出了上千的人才。那么这些离开苹果的牛人们到底去了哪些公司呢,结果可能让你有点意外。

  • 排在第一位的是思科,有329位苹果员工跳槽到这个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

  • 作为两个争夺智能手机领域主导地位的苹果和Google,如今可以说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Google的魅力不可小觑,仍然是很多人才向往的地方,共计有315位苹果员工加入了Google。而据说Google CEO佩奇有专门针对苹果人才的吸引计划。

  • 作为苹果很多年的死对头,微软也吸引了大批苹果人才。微软拥有自己的搜索引擎Bing,而且正花巨资打造自己的手机系统Windows Phone。总共有300位前苹果员工加入了微软。

  • 正经历战略转型的惠普也吸引了不少苹果员工,大约有216位苹果前员工现在在惠普。

  • 在独具个性的CEO Larry Ellison的带领下,甲骨文(Oracle)成为一家与IBM很相像的企业级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Larry Ellison知道如何吸引苹果的人才为自己公司效力,大约有163位前苹果员工目前工作于甲骨文(Oracle)。

  • 同样正经历转型的戴尔(Dell)也是很多苹果人的去向之选,大约有157位苹果前员工在Dell。

  • 作为多媒体技术与创意软件领域的巨头,Adobe对富于设计的苹果人也有很大吸引力,目前有大约154位前苹果员工加入了Adobe。

  • 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与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这家百年老店仍然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之地,目前有130位前苹果员工加入了IBM。

  • 作为全球桌面到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很多人可能对VMWare不是很熟悉,不过它也吸引了118位前苹果员工加入。

  • 社交领域的领导者Facebook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其估值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虽然看起来这和苹果的主业没什么关系,但是仍然吸引了73位苹果人加入,不知在IPO创造的大批百万富翁中会有多少位前苹果人。

  • 作为伴随Facebook崛起的社交游戏领域大佬,Zynga这家年轻的创业公司也吸引了17位苹果人加入。

从以上苹果员工的流向可以看出,作为现在最火热的企业,其输出的员工也成为其它公司的热门之选。而这些领域的广泛性让我们看到,人才在哪里都是人才。而苹果人跨领域的才能更让我们看到,它不仅设计着受到大众喜欢的产品,更培育出了受到各个领域公司争抢的人才,也许这比其产品受到的热捧光芒更耀眼。

文章来自36氪

IBM 和 Red Hat 将加入OpenStack

新闻来源:Linux伊甸园

IBM和Red Hat可能很快就会加入到支持OpenStack的阵营当中,这将很大程度上推动这个云开源代码项目的发展。GigaOm最先报道了IBM和Red Hat将加入OpenStack队伍当中的这一消息,但是目前这一消息还未被两公司和OpenStack证实。OpenStack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和Rackspace合作研发的云端运算‎软件。从2年前其被研发问世到现在,OpenStack已经吸引了超过150家公司和2000个开发者。 这一周对于开源云项目来说是繁忙的一周。Citrix本周宣布,其CloudStack 开源软件将加入 Apache 软件基金会。同时,OpenStack在周四也发布了其软件的新版本Essex。

除报道中可能加入的IBM和Red Hat,OpenStack的知名支持者包括有惠普,戴尔和Internap等。同时,CloudStack也有很多的支持者,包括瞻博网络,Engine Yard,,NetApp,英特尔,Equinix和博科等。

另,OpenStack将在4月16日-18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Design Summit峰会。OpenStack的众多支持者将在峰会上讨论该项目的未来发展,同时OpenStack也可能在峰会上官方公布OpenStack新成员。

使用智能手机会让你感觉更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Sherry Turkle在最近的一次讲座中谈到,随着传媒的发展,人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为什么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通讯方式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没有群体感? 使用智能手机会让你感觉更孤独? 智能手机带给了我们三种交流上的幻觉:一,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完全掌控自己关心的事情,因此在现实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躲进另一个世界;二,我们觉得自己的声音可以完全的传达出去,不会有任何阻碍;三,我们得到了一种承诺,即我们可以和朋友们在网上一直保持联络。而实际上,我们现在越来越迫切地要升级自己的手机,不停地刷微博校内找存在感,强迫似的看手机,觉得有电话或者短信,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比没有手机的时候更孤独。 Turkle认为,人们使用各种通讯方式取代面对面交流,社交网络已经扭转了传统的通讯流程。以前的人是有了感情于是进行交流,而现在人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感情而进行交流。说白了就是以前的人饿了,于是就去找饭吃,而现在的人为了吃饭而迫使自己感到饥饿。久而久之这种“饥饿感”成了习惯,于是我们一天不使用通讯设备就浑身不舒服。 这种事情其实很可怕,它使得我们成为了彼此的情感拐棍,网瘾逐渐演变成精神毒品,我们沉迷其中而逐渐脱离现实世界。我们将网络联系当成了生活的常态,而拒绝面对面的交流。智能手机只是其中一种工具罢了。 过度的交流还会造成人们没有时间面对自己,以至于当不得不独处时,无法习惯或者忍耐这种生活。人类确实是群居生物,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都离不开“他人”,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医疗教育国防都是这样。幼年的人们依赖成年人,成年人之间则互相依赖。 我们的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都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生活的。而现在的我们却把这种事情当成稀缺资源。人应该是这样的生物:即使没有任何的社交,也能知道自己是谁。能够面对自己,这是每一个人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