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Phone 开发者必须知晓的10大问题

随着微软、诺基亚在本月内陆续完成 Windows Phone7.5 系统(Tango)和手机的中国上市计划,“是否要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上开发 APP?” 被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提上了日程。那么在向 Windows Phone 平台进军时,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呢?笔者分别从 Windows Phone 的市场现状、成长性、开发成本三个维度进行了一些分析,期望进军 Windows Phone 市场的开发者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一、市场现状

Q1、市场存量有多大?

A:保守估计,全球的 Windows Phone 超过 446 万台,中国的 Windows Phone 约占全球的2.5%。

按照 Gartner 的统计:2011 Q3、Q4 Windows Phone 的销量达到 170 万和 275.9 万部,二者的总和为 445.9 万台。

而按照淘宝 2011 年 7 月~2011年 12 月的销售排行计算,一共卖出了 85487 部。假设淘宝上的 Windows Phone 销售量占中国市场销量的 80%,那么中国市场去年 Q3、Q4的实际销售量大约在 10.6 万部左右,全年销售量保守估计超过 11 万部,约占全球 Windows Phone 销售量的2.5%。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2月,淘宝 Windows Phone 的销售量达到了 48391 万。其中 Lumia 800 的销量疯涨,上市第 5 周后,单月销售量就基本追平了三星 i917。

Q2、APP 数量有多少?

A:全球市场 APP 超过 71000 个。中文应用约占全球应用总量的3%。

截至到 3 月 17 日,Windows Phone 程序商店一共上架了约 71100 个 APP,而中国市场自 2 月 28 日上线以来,上架的 APP 约 20000 个(只统计到免费应用和游戏约 14670 个,按照全球市场免费应用占全体应用数量 70% 的比例,可估算出中国市场的全部 APP 应为 20900 个),覆盖了市场上全部应用的 16 个分类。

在统计到的 14670 个免费应用中,真正的中文应用(指 APP 开发商名称为中文)大约占 15%。

Marketplace 全部 16 个子类别中,生活、新闻与天气、旅游、个人理财、书籍与书评、教育类别是本地化程度最高的,Top 10 应用里中文应用都达到了 100%,娱乐和社交 Top 10 应用里,中文应用比例也达到 90%。其次是工具、健康、儿童与家庭类别,中文应用在 Top 10 APP 中占到 80% 的比例。

Q3、Windows Phone 手机的水货价位是多少?

A:价格从 760~4000元不等。销量最好的 TOP 5 机型均价在 1350~3100元之间。

从价格维度看,2000元以下的均为一代机(2010年 11 月上市)。二代机(2011年 6 月以后上市)当中,只有 Lumia 800 的销量进入了 TOP 5。

而从品牌角度看,HTC 覆盖的价格覆盖范围最广,三星次之。诺基亚 Windows Phone 的价位偏高。而 LG 貌似在清盘,价格低的离谱。

Q4、主流的 APP 渠道有哪几类?

A:包括官方商店、论坛、第三方商店(正版)和刷机商 4 类。

官方商店是目前最主要的发行渠道,其每日激活人数能占整个 APP 日新增用户的 60% 以上。由于历史原因,在全球各地的官方商店中,美国、香港、台湾市场基本贡献了官方商店日新增下载中 80% 以上的下载量。

论坛领域在经历 2011 年 Q2、Q3的百花齐放之后,目前流量已经集中到智机、酷七等几个已经完成站队或拿到融资的论坛身上。

第三方应用商店目前则比较热闹,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 Windows Phone 资讯站/论坛旗下的应用程序商店,如智机程序商店、新锋网的爱应用论坛等。
  • 塞班/iOS/Android 传统领域优势企业的新平台布局(代表是手机之家旗下的微疯客、威锋网旗下的威智网等)。
  • 草根站长独立开发的程序商店,如 Zunedown.com
  • 二、成长性

    Q5. Windows Phone 的主力用户是哪些人?

    A:用户结构呈哑铃型,用户人群集中分布在 Geek 和学生群体中(这只是笔者个人根据以下几个现象做出推断,非定量调研的结果)。

  • Windows Phone 作为目前价位较高的手机,主流的商务人士、白领或者是低收入的务工者基本上对其处在一个无认知的状态。
  • 从前面的市场分析来看,Windows Phone 在国内还处在市场生命周期中的导入期,能够接受它的用户群体必然是敢于尝鲜的 Geek。
  • 在 Windows Phone 部署 APP 目前还是一个有较大技术门槛的行为。
  • Lumia 800 在淘宝上市第二个月就以 3100 元均价追平了 i917(售价约 1350 元)保持了 4 个月的冠军销售纪录。说明当前 Windows Phone 用户中较大的一部分人(比如像笔者这样用测试机的互联网从业粉丝)对价格并不敏感。
  • 均价 1350 元的 i917 连续 5 个月保持淘宝 Windows Phone 销量冠军的位置。说明当前 Windows Phone 用户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可支配消费并不高的群体(比如学生)。另一个能证明这个结论的现象是 HTC Surround 自价格掉到 1100 元之后,连续 3 个月保持 1000+ 台/月的销售水平。

  • Q6. Windows Phone 应用的增长情况?

    A:同期应用增长速度快于 Android,但高质量应用不多,中文游戏则更少。

    首先从 APP 的增长情况看:在 APP 数量达到 70000 大关这一水平线上,iOS 耗时 11 个月,Windows Phone Marketplace 耗时 17 个月,Android Market 则为 22 个月。虽然 Marketplace 的 APP 数量增长仍然不快,但放在整个智能机市场份额的大背景下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然而遗憾的是,Windows Phone 上的高质量应用(比如 MSN 系列)不是微软自己开发的,就是从 iOS 上移植的(比如 Facebook)。这一点与 Android 的情况非常相似。鉴于 Android 的前车之鉴(果盒广告的张宁认为:Android 上开发者相对较低的收入和 Android 缺乏高质量的原生应用是息息相关的), 开发者在 Windows Phone 上开发应用前不妨先投入更多的时间优化创意。

    从 Top 应用来看,中文应用中微信、手机 QQ、UC 浏览器分别排在前三,这与 Android 市场和 iPhone APP Store 一致。而后 7 名分别是彩虹天气、Windows Phone 7 应用汇、PPTV 网络电视、百度地图(非官方)、新浪微博、爱应用和 QQ 浏览器。这与 iPhone、Android 上游戏应用排名领先的现状非常不一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Windows Phone 中文游戏市场上一定能诞生优秀的 APP。

    Q7.行货机型和价格

    A:中国市场将直接从 Tango 版本操作系统开始。Q1上市 4 款行货。

    这一版本的 Windows Phone 加入了对低配置硬件(800MHz 的 CPU,256MB 的 RAM)的兼容。目前,已经确认将上市的行货共有 4 款(诺基亚 3 款,HTC1款),价格从 1899 元至 4399 元不等。

    三、开发成本

    Q8.Metro UI 的对 APP 使用体验的影响

    A:除了移植应用时需要考虑到的交互特性之外,Metro 对 APP 还意味着:高水平的排版、介入内容(图形化)和善用推送。

    1、高水平的排版

    Metro UI 的主旨是力求减少元素,帮助用户能够更快的确认是否深入的阅读内容以及如何深入,以呈现信息本质。这就要求交互和 UI 需要富有创意地进行排版、去掉装饰物,让版面自己说话,这样才能让内容成为主角。 这要求 APP 做到:

  • 干净:积极的颜色(鼓励每个界面凸显 2 种颜色:前景+背景,总共不超过 4 种配色)。
  • 统一的 button。
  • 二维的视觉元素:无阴影、无渐变。
  • 界面元素的对齐和对称。
  • 无边界设计:通过字体大小、(前后景)颜色、留白,使内容产生自发性质的分隔,而不必通过边框等介质。一方面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减少了用户的思考和辨识成本。
  • 2、内容图形化

    由于 Windows Phone 倡导无边框设计并且强调对齐和对称,因此, 当遇到内容量大的界面时,设计师必须思考如何抽取最核心的部分,将其图形化,以方便展示或者诱导用户点击。否 则将由于内容之间没有区隔,导致文字积压而影响体验效果。以微博客户端的档案页面为例:新浪(下图右侧)是通过对档案页元素进行取舍的方式进行展示,虽然 留白多,但可点区不明显;而腾讯(下图左侧)则对通过对 label 添加 icon 和按钮化的设计,整个界面显得充实,用户的识别能力和对功能区域划分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3、善用 Live Tile 推送

    Windows Phone 主打的 Live Tile 功能要求 APP 充分利用推送,不用点击就可在手机的开始界面自动向用户呈现最新信息。比如下图的 USA Toady(一款新闻类应用),它通过在服务器设置高级接口的方式,将全站的头条和各版块的头条新闻压缩成一张图片,推送到客户端上。在提高了用户阅读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客户端的激活率和留存率。

    善用 Live Tile 推送,不但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知道最新的变化,也为整个系统带来的生机和灵魂,同时为更多信息的承载提供了条件。

    Q9. Windows Phone 的开发成本

    A:Windows Phone 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前提是要熟悉开发工具 Silverlight 和 Blend。

    Windows Phone 开发用C#,界面用 XAML 描述,工具是 Sliverlight 和 XNA,虽然和传统的 Windows 开发(VC/MFC)还是有较大的不同,不过对拥有 1 年以上开发经验的人来说仍然算比较简单。另外,Windows Phone SDK 中还集成了 Expression Blend,这种图形化的开发工具实现了代码(.cs 文件)和界面(.xaml 文件)的分离,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

    Q10. Windows Phone 现有的变现途径包括哪些?

    A:目前微软提供了广告、商店购买、试用后购买、应用内购买等多种让开发者从 App 中获利的方式,但悲剧的是国内还没有支付渠道,就连应用的计价,目前还使用美刀方式。

    文/ mobile20

    Google 自个儿承认了:不再以搜索为中心

    这是官方消息:Google 不再以搜索为中心了,而是要为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答案。未透露姓名的 Google 授权发言人对 Gizmodo 的 Mat Honan 透露:Google 不再以搜索为中心。当然,搜索仍然是一项核心产品,但不再是唯一的核心产品。而最核心的产品……那就是 Google。

    对紧紧关注 Google 动态的用户而言,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去年夏天,Google CEO Larry Page 将搜索部门改名为“知识部”,该部门领班 Alan Eustace 曾表示,Google 的目标是为问题提供深入的回答,而不仅仅是搜索结果。

    去年秋季,Larry Page 说 Google 的使命不再是“组织全球信息”,而是“推动技术进步”。Google 从搜索引擎向门户的转型也曾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但 Honan 也注意到了重要的一点:普通大众对核心的变动毫不知情。大多数人仍然将 Google 作为动词看待——在网上查找东西时的动作。但那不是 Google 理想的归宿。如果追求理想必须得略行“恶”事(他们自己的定性),那就作恶吧!

    谷奥 via BusinessInsider

    苹果皮发明人推出苹果盘:可读取 iPhone 资料

    新闻来源:南方周末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捣鼓出一款产品,将不能打电话发短信的iPod Touch变成了iPhone,因此被称为“苹果皮”兄弟。沉寂了一年之后,兄弟俩近期又将发布一款新产品——“Apple Pan”。
    “苹果皮”兄弟在大芬村附近小区的简陋办公室。 (陈新焱/图)

    “苹果皮”兄弟沉寂一年后,再度推出的新发明是“苹果盘”,而他们下一个开发领域将是智能手机。一年来,他们在创业中不断被骗,也不断成长。他们的故事,是数千万草根公司的缩影。

    四个月前,在深圳大芬村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来自河南的潘氏兄弟在这里租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公寓,作为他们创建的衍生科技公司的新办公地点。

    最大的那间是哥哥潘磊的办公室,茶几上是广东商人的标配——一套褐色茶具。靠墙放着一张宽及两尺的老板台和可以仰躺的大班椅。两面墙上,“大展宏图”和“鸿业腾飞”两块牌匾闪闪发亮。

    唯一让人感到一点高科技气息的是,约20名新招的员工散落在客厅、卧室和厨房的各个角落,人手一台电脑。他们中既有潘磊的朋友、邻居,也有陌生人。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和潘氏兄弟一样年轻。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捣鼓出一款产品,将不能打电话发短信的iPod Touch变成了iPhone,因此被称为“苹果皮”兄弟。沉寂了一年之后,兄弟俩近期又将发布一款新产品——“Apple Pan”。

    “Pan”是兄弟俩——23岁的潘泳和25岁的潘磊的姓,同时也是“盘”的拼音,翻译成中文,意为“苹果盘”。

    用户将这个状如方形U盘的东西插入iPhone的充电接口,就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读取盘中的电影和音乐,还可以将iPhone中的照片直接复制剪切 存入盘中——不用连接电脑,也不用连接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和传统的U盘一样,“苹果盘”也有USB接口,用户还可以将盘中的文件与电脑中的文件 互拷。而且,这玩意不仅适用于iPhone,也适用于iPad,iPod Touch。

    此时,潘氏兄弟已经卖出了2万多台“苹果皮”,赚了一百多万。但他们这条创业之路却走得一波三折。

    两次被骗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还蜗居在深圳姑父家的一个废旧仓库里。当兄弟俩东拼西凑几十万元,准备投入生产自己发明的“苹果皮”时,市面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没有资金来源的他们也随即陷入了困境。

    但幸运的是,前来找他们的人络绎不绝——有生产厂家,也有风险投资商。其中一个电话来自潘泳的母校——河南黄淮学院。

    那是2010年9月的一天,来电者是黄淮学院国际软件专业的系主任。对方称,看到潘泳的事迹后很振奋。一通表扬之后,问潘泳现在有何难处,并表示学校愿意给他提供帮助,希望他有空时回校看看。

    几乎与此同时,题为《黄淮学院毕业生潘泳取得骄人成绩》的新闻稿就挂上了这个地处中原腹地、少有人知的大学的网站。文中写到:“潘泳的成功,是对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一次检阅。对在校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榜样作用”。这时,潘泳已经毕业离校一年多了。

    一个多月后,潘泳回到了母校,面对全校师生做了一场“热情洋溢”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学校史无前例地为他颁发了1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并选拔3名优秀学生给他当助手。

    校方此后刊发的一篇新闻稿中还提及,将为其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不过,据潘泳介绍,他一直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而学校选拔的3名学生,到其公司实习几个月后,也自行离开。

    学校资助的10万元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相对于三四百万的生产费用,这笔钱依然是杯水车薪。此时,一些有生产能力的代工厂老板们找上门来,提出了解决方案:由他们投钱,潘氏兄弟提供技术,卖出的利润,五五分成。兄弟俩决定接受。

    经多次接触,他们选中了一家生产商,推出“苹果皮一代”。然而,在出了几千台货之后,合作方突然停止了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只不过对方换了个名字:C皮。追查之下,兄弟俩发现,生产者赫然就是自己的合作方。

    首战失利,但他们不甘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合作厂家。这一次,潘泳特意给软件加了密。不久之后,“苹果皮二代”出世。

    然而,兄弟俩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在出了近一万台货后,第二个合作厂商也停止了供货。对方破解了潘泳的加密技术,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苹果皮加强版”。

    二度被骗,让兄弟俩对这样的合作模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决定找一个只做代工不做销售的企业合作,由自己来投钱,下订单生产。

    虽然没能赚到“大头”,但与一年前相比,兄弟俩的状况也大大改善。iPhone4一上市,一直没能用上iPhone的兄弟俩就各买了一台。他们不仅将远在 天津治病的父亲接到了深圳,还把在北京做汽配生意的二弟潘岩也拉了过来。三兄弟重新注册了公司——深圳衍生科技有限公司,对股权重新进行了分配——研发出 “苹果皮”的潘泳占股50%,潘磊和潘岩则各占25%。

    现在,兄弟三个也有了初步分工。口才最好的大哥潘磊统领全局,有生意经验的二弟潘岩主管财务,而以技术见长的三弟潘泳则继续抓技术。他们原本是一人一个办公室,但唯独有些内向的潘泳拒绝了,他说:“一个人待一个房间,不习惯。”

     

    从“苹果盘”到智能手机

    2012年2月17日,潘磊在带南方周末记者参观完新的办公室后,有些不自信地问:“怎么样?有没有点样子了?”

    靠“苹果皮”赚了一些钱之后,潘氏兄弟就开始招兵买马。半年多的时间,公司已经搬了两次,原因是招收的员工越来越多,原来租住的地方已经容纳不下。

    在潘磊的构想中,这远远不是他满足的现状。原本在江门做装修生意的他,每天的生活可能是:拉单,砍价和出入各种各样的建材市场。但弟弟无意中鼓捣出的“苹果皮”,将他推到了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他总是笑着说,“有什么办法,我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苹果皮”做出来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尽可能地从中赚到钱。然而,连续两次被骗,以及随着“苹果皮”上市之后热潮的消退,他开始意识到,仅靠这一款产品,肯定成不了大器。

    对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技术“天才”——弟弟潘泳身上。在“苹果皮”试验成功后,潘泳就想着设计一款无线版的“苹果皮”——用户只需要拿着这 个状如遥控车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装置中,还可以插入第二张卡,与iPhone手机一起,实现双卡双待。

    不过,这个功能实现起来颇为困难,无线遥控利用的是蓝牙技术,最初的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兄弟俩也陷入迷茫。半年前,南方周末记者曾前往其公司探望,潘磊坦承,那时他一度绝望,根本不知道公司的方向在哪里。再加上不懂管理,整个公司的士气都非常低迷。

    就在此时,潘泳意外地发现,他竟然将iPhone手机的接口协议破解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何不专为iPhone做个移动硬盘呢?

    用过iPhone的人都知道,若要下载电影和音乐,或将手机中的照片导出,都需要将iPhone与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相连。对许多新手而言,这道程序颇为复杂。而且,受限于苹果手机的内存,iPhone中所能存放的电影和音乐也有限。“苹果盘”解决的就这个难题。

    “新的产品如果能避开iTunes,解决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市场肯定也不错。”他说。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这个取名“苹果盘”的产品研发成功。

    不过,“苹果盘”出货之后是不是真的会像“苹果皮”一样畅销,潘氏兄弟心中其实也没底。但他们这次却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产品尚未投产,就已经设置了加密程序,防止被人“山寨”。

    除了这款新产品,潘磊还计划引导公司转型。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申请手机生产牌照。按照他的判断,目前正处于功能机与智能机升级换代时期,而在他看来,“这是公司转型的唯一机会”。

    “不管成不成,先试试再看”。潘磊宣称,他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公司的未来——那就是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产品,而主打领域则是智能通讯。“融资”、“上市”,这样的词汇不断从他的口中冒出,他已经打算要将衍生科技做成一家大公司了。

    在其网站上,一款新的智能机已经亮相,这款5.3英寸屏,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标价只有798元——几乎是市场上同等配置的智能机价格的一半。

    潘磊称,他打算学习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直接在自己的官网销售。而之所以将价格定得如此之低,则完全是想在智能机市场上打点“名气”。

    不过,对于潘氏兄弟来说,现在最大的风险是:苹果公司会怎么对待他们的“苹果盘”。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兄弟俩这次没有回避拍照,也没有回避媒体报道,他们斩钉截铁地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苹果盘”只是破解了iPhone的接口协议,没有越狱,也没有损害苹果公司的任何利益,“完全不担心有任何问题”。

    腾讯 QQ 圈子引发网友热议 律师称或涉嫌侵犯隐私

    腾讯一款内测产品“QQ圈子”,可将网上用户按照实际生活中的关系自动归类,引来数十万网友体验,却也招来隐私安全之忧。工 作人员对此解释说,会严格保护隐私安全。本周,“QQ圈子”功能开始试用体验,网友发现,他们的QQ好友、群好友及可能认识的人等,会自动分成同学、同 事、家人等几个圈子,甚至可做出大学、高中、小学同学,原单位、现单位同事等精细划分。进入“圈子”,网友能直接查看资料等。消息一出,30多万网友参与 “圈”人潮。

          有网友感叹:“功能太强大,老底儿都给你翻出来,还是实名的。小时候光屁股玩的伙伴都给圈出来了。”

    该功能也引来担心和质疑,实名制归类或会暴露个人隐私。

    对此,腾讯相关工作人员称,QQ圈子是一款内测的试验性产品,目的是方便用户管理社交人脉,会严格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该功能会根据用户当前的QQ好友关系、分组名、备注名等信息智能生成圈子,而不会涉及任何用户的聊天内容、历史操作等个人信息。

    如果用户在圈子中发现了已删除多年的同学,那是因为其QQ好友中还有多人与该同学是好友,并非被使用了历史信息。

    用户可设置访问权限,也可拒绝加入“圈子”,只需在QQ圈子右上角的设置图标里选择“停用圈子”,就将不会再出现在别人的圈子里。

    律师说法

    今天上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赵恒律师表示,“QQ圈子”从用户应用的结果上说,涉嫌获取和公开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果“QQ圈子”明确提示了用户,该应用可能导致的结果QQ可以主张免责。否则,腾讯公司确有侵犯用户隐私权的嫌疑。

    虽然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但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文/法制晚报

    为什么动态类型语言相对比较慢?

    静态类型语言中,在声明变量时已经指定了数据类型和表示方法。动态类型语言是在运行期间检查数据的类型,不得不保持描述变量值的实际类型标记,程序在每次操作变量时,需要执行数据依赖分支。

    间接分支(Indirect branch)数据局部性(data locality)对于运行时的性能是致命的。

    这就是动态语言的JIT编译器基准测试要强调near-C的内循环速度,以及避免大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原因。

    我也希望像Python这样的动态类型语言可以变快。我试过用Python来进行传统的服务器编程——“系统语言”领域——但是效果真的不好,我现在考虑用Java重写一个服务器。

    因此,我花时间思考如何真正静态地编译Python。毕竟,那是我梦寐以求的编程语言!但当我思考如何将动态类型代码与静态编译Python结合起来时,我遇到了数据变慢的问题:

    在动态语言中,通常所有数组中的元素(或其他数据结构)类型各不相同,所以有不同的表示值。因此,这些值都必须被单独存放为堆,而不是顺序地存为数组。这意味着如果对不相邻的内存执行数据依赖分支,则对缓存有更高的要求。

    也有一些聪明的技巧,使用变量中的特殊bit,将一些原生类型(像整型)打包成一个类型,类似于指针,但这要求寄存器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跟踪,会增加开销。

    还有一些方法,比如使用JIT编译热路径(hot path)时,如果你直接插入没有标类型的值,而不是在堆里分别标记类型, 那么与JIT编译过的代码的互操作性会降低,如果其他代码改变了数组中的一个值的类型,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一直在思考,在Python语言中,什么是静态的,什么不是。通过SSTA(统计静态分析)和逃逸分析可以判断,大量正常的程序是静态的。Paul Biggar给了我信心证实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的Python代码90%都是静态的。

    有人会问,那另外的10%呢?通常情况下,我可以让所有的都是静态的,或者想象它被参数类型的限制范围特殊化了。除了Python语言的标准模 式,其他模式都由Web服务器分配给基于HTTP方法(如果收到GET请求就称为“get”方法)的Web处理器,这也需要程序员依照switch语句 (如elifs的长链)来进行修改。

    Robert Harper对“从单一类型静态语言方面,动态语言是如何实现的”这个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下面这句话是我希望他能进一步进行解释的:

    引用 我深知“编译器可以优化它”,至少在某些情况下。

    我确信他说的“某些情况”是指遇到non-escaping的情况,因为和后面的执行代码进行交互时,你应该要能够确定escape的类型。

    一些动态调用是无污染的——编译器可以从代码检查中发现一些变量(或方法)是动态的,但动态的代码不表示其他变量也是动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变量、方法、成员的存在或缺失都被限制成了可识别的类型(或null)。

    但通常编译器是无法从代码检查中发现这些情况的,如果无法追踪到执行的情况,就无法知道代码如何依赖以及如何改变其他静态变量的值。因此,工作中断,所有变量再次变为动态的。

    我一直在努力寻找把Monkey Patch(不改变初始源代码来扩展和修改动态语言运行代码的方法)、Set(属性或索引器元素赋值的“访问器”方法)、SetAttr(SetAttr 语句可以为一个文件设置属性信息)等解决办法移植到我虚构的Python编译器里,因为类型标记严重地降低了运行性能。

    快速的数据结构对于内存访问模式和缓存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减少分支和对这些分支的标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