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宣布 2013 年下半年将发布 RHEL 7

来自 InfoWorld 的消息

RedHat星期二宣布将在2013年下半年发布企业级Linux7操作系统,另外公司昨天还迎来了公司成立十周年的庆典。Red Hat商用平台总经理,公司副总裁Jim Totten表示Red Hat的发展战略是每三年发布一个新版本的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并且每六个月发布一次更新。 针对企业级Linux 7,Totten表示这个系统将对上个版本更新2000多个包,并且支持更新的硬件、文件系统、也更安全高效。

Red Hat 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RHEL)在一直在企业操作系统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RHEL是基于开放的混合云的,用户可以方便的从公有云上活的各种应用或者管理工具。

国内移动开发者日子更难过!海外巨头大举入华

2012年5月,跟随着入华的脚步,美国云笔记软件服务商Evernote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关注的焦点。

除了Evernote,目前,包括新闻阅读软件Flipboard、移动游戏i-Free、《水果忍者》、Outfit7(《汤姆猫》开发商)、《愤怒的小鸟》、Gree(聚逸)、DeNA、Zynga、Popcamp(植物大战僵尸)等企业和产品都加速推进其在华业务。

和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今年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海外群狼正实质性的大举入侵。国内众多移动开发者的日子也随之变得更加难过。

入华路数:全面借道国内企业

现实中,众多传统互联网巨头入华均难以逃脱败北的魔咒:搜索领域的Google、电商领域的乐酷天、社交领域的Myspace无一例外。

前有众多入华覆辙,后来者的海外移动互联网巨头为何仍加速闯进来?

行业属性的不同,成为众多巨头涉足国内市场的动因。

一方面,近一两年来,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激增,潜在市场巨大。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产品变得“无国界”,特别是游戏领域,国内用户能迅速入门。

据了解,众多海外移动企业的市场份额中,中国市场都位居前三甲。

i-Free亚洲区CEO Evgeny Kosolapov说:“进入中国越早,就会获得更多的经验。这个市场的开发难度不会因为晚进入就会变得容易。”

这些移动互联网巨头入华的套路和此前众多互联网企业相同:寻找中国本土大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运营团队全部来自中国,业务展开也在中国,和国外用户群独立。

Evernote入华,一方面借助手机浏览器厂商UcWeb的资源合作,一方面接受了由中国宽带产业基金(CBC Capital)领投的7000万美元投资。

Flipboard则结盟新浪和人人。游戏领域的《水果忍者》采取广告运营由多盟代理,并和乐逗游戏、杭州思凯合作。而国内移动广告平台帷千动媒则接管了《愤怒的小鸟》在华的广告运营。

此外,众多海外公司纷纷借助国内的开放平台来推进业务进展。其中,《会说话的汤姆猫》就借助国内QQ、飞信等平台进行分销。

有了钱,有了渠道,加上原本精品的应用,众多的海外移动巨头切入国内市场,就一定有戏吗?

一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目前众多移动互联网大佬入华只是表面看着热闹,实际上除了游戏外,其他都做得一般,特别是一些社交、音乐和付费门槛较高的应用在中国很难发展。

《水果忍者》开发商Halfbrick公司CMO Phil Larsen告诉记者:众多海外游戏精品公司到中国面临盗版的困境,用户虽然激增,但真正赚的钱却较少。

双向挤压:国内开发者日子更难过

国外精品应用加快入华脚步,自然波及国内的开发者:绝大多数国内的产品难以和国外产品抗衡,用户被逐步分流。

此外,资本趋冷和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加速布局也进一步挤压了开发者的发展空间。

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约100万人。一年之前,国内移动应用开发者可以只专注如何提升用户量,暂不考虑盈利。但眼下,资本趋冷,没有了资本的追捧,众多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必须焦头烂额的找出路。

戈壁创投童玮亮(微博)表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少而分散,类似于天使孵化器。据了解,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所获得投资平均规模在100-500万元,有的仅有几十万,乃至几万元。

没有财力支撑,国内大多数创业团队可能随时死掉,和国外巨头PK俨然成为一句空头口号。

虽然海外Instagram和Drawsomething的迅速成功,预示着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的互联网巨头难以掌控更多创意,潜在机会巨大。

但纵观2012年,一方面,上半年几乎没有几款能让市场眼前为之一亮的移动应用出炉。另一方面,国内巨头依据原有势力在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布局让开发者很头疼。

眼下,阿里巴巴在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电商、LBS、社交等移动领域全面布局,其中在iOS上的应用产品就达到20多款;盛大也在操作系统、网络电话、云笔记、微视频、云存储方面加速推进。此外、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众多互联网巨头的业务都全面延伸至移动互联网领域。

“大家都强调移动互联网创业要尽量选择避开巨头林立的互联网巨头,切入另一个格局未开的新市场。可是各大移动互联网山头都有这些巨头的红旗,除了山寨国外的模式,真正可做的领域很少。”一位开发者如此抱怨。

未来,多方厮杀下,谁能真正挺住?

“众 多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工具类因其实用性,可快速积累用户,从中衍生出相关的服务,如云、社区等;移动游戏和广告能最快实现盈利;移动阅读已有一两年积累, 将稳步发展。”一位投资人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仍然是一块处女地,市场估值走低,风险会变小,恰是资本进入的好时机。”

腾讯科技 胡祥宝 5月17日报道

谷歌这十年对搜索引擎算法做出的改善

谷歌过去十年,在搜索引擎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努力的方向就是不断完善搜索引擎算法,不断打击非真实的数据,从PR、nofollow、企鹅新算法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下图是谷歌在10年中对搜索引擎做出的改善:

谷歌十年对搜索引擎算法做出的改善

2000年12月 – Google工具条

Google发布了浏览器工具条,正是这个工具条上绿色小条(PR值),日后让无数的站长为之疯狂,形成了买卖产业链。每三个月一次的”Google Dance”之后,站长们最关注的就是这个绿色的小条有没有变长。

2003年11月 – Florida

这次升级主要是针对一些现在早已过时的黑帽作弊手法,比如关键词堆砌等等 – 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非常流行的一些SEO方法。很多网站的排名大幅度滑落,狂怒惊喜皆有之。

2005年1月 – Nofollow

为了应付Spam以及控制链接质量,Google,Yahoo,Bing三大巨头共同推出了Nofollow标签。Nofollow有助于清除那些 无用的垃圾链接,包括一些垃圾博客评论等。Nofollow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链建设的思路。只是至今每个人对Nofollow标签的意义都没有 统一的定论。

2007年5月 – Universal Search

传统的10条结果界面自此一去不再复返,Google在其搜索结果将会包含更多的内容,其中包括新闻,视频,图片,本地信息以及其他一些内容。

2009年2月 – Vince

Google的这次升级似乎对大品牌情有独钟,一些大的品牌都占据了极好的排名。Matt Cutts声称“Vince”只是一次比较小的改动,但是很多人则认为这是一次影响长远的升级。

2009年8月 – 咖啡因 (测试版)

Google推出新的搜索架构预览版,新的架构可以提高爬行速度,提高索引量,并且能够实时的进行收录及排序工作。咖啡因于2010年6月份正式推出。

2010年5月 – May Day

在四月末及5月初,站长们主要到很多长尾关键词的流量大幅度的下降。Matt Cutts随后确认了“May Day”是Google针对长尾关键词的一次算法升级,很多低质量内容的网站都受到了打击,特别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此次升级同样也是熊猫行动的一个预兆。

2010年6月 – Caffeine咖啡因 (正式推出)

经过几个月的测试,Google正式推出咖啡因索引系统。咖啡因的推出不但加快了Google的搜索速度,而且在索引收录上得到极大的改善,新的内容能够更快的被收录,这也为日后的熊猫算法埋下了基础伏笔。

2010年12月 – Social Signals(社会化因素)

Google与Bing均确认,他们会引用社会化因素作为新的排名依据,包括Facebook及Twitter上的数据。Matt Cutts这对Google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开发行动,尽管所有的SEO工作者已经对此期盼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011年2月 – 熊猫算法/内容农场

这 是今年来Google做出的最大的一次算法升级,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共同的关注。从Google官方数据得知,此次升级影响了12%的搜索结 果。熊猫算法主要针对那些低质量内容,内容农场、广告内容比过重以及其他一些质量因素。此次升级对一些大型站点都造成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2012年4月 — 企鹅算法

谷歌在4月推出企鹅算法。开始清理过分SEO的网站,特别针对网站间大量使用的交换链接、黑链等传统提升SEO的方式进行“打击”。

Google每年的算法改变高达500-600次,只不过很多改动都很小。但是每个几个月,Google都会做一次比较大的算法升级,这些升级都会直接影响到搜索的排名结果。

文章出自:疯狂的IT人(http://www.crazyiter.com/special/407.html)

OpenMobile 试图让 Tizen 支持 Android 应用

来自 thehandheldblog 的消息:一个名为 OpenMobile 的公司正在演示一个应用程序的兼容层用于直接在 Tizen 平台上运行 Android 应用程序。该解决方案是直接面向 OEM 厂商而非最终用户,需要修改 Tizen 设备的内核以及 ACL 提供支持。

Tizen (泰泽)是基于Linux的开源软件平台,可运行在智能手机、平板、上网本、车载信息系统和智能电视上。它将由一个技术指导委员会管理,成员包括了英特尔和三 星。泰泽的应用程序接口是基于HTML5和其它web开放标准。除了HTML5应用程序外,泰泽的SDK将包括原生开发工具包。从核心系统到核心应 用,泰泽的整个软件堆栈都会对外开放。泰泽的首个版本和SDK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发布。

赛门铁克公布2011年度《网络安全威胁报告》

全球安全、储存与系统管理解决方案厂商赛门铁克,公布了2011年全球网络安全威胁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从全球总体来看,2011年被发现的安全漏洞数量虽减少20%,然恶意攻击数量持续攀升81%,主要原因是攻击工具的持续盛行,以及已知攻击漏洞有效性增加;而且特定恶意变种木马程序的数量较2010年上升41%。值得注意的是,攻击者将目标逐渐转到移动设备上,包含个人与企业受到攻击的情况,从2011年起有急速增加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用户总认为,色情网站是病毒木马的最危险的来源,然而事实上,宗教型或是特别强调某种意识的网站才是病毒最主要的来源。主因在于色情网站属于有营利的单位,将会更加注意安全性,强化防护来维持营运的质量来满足顾客。

相反地,由于宗教性网站多属免费性质,人力资源亦较缺乏,加上使用者对网站拥有高度信任基础,反倒成为攻击的最佳对象。在社群媒体盛行后,恶意攻击亦藉由结合新闻与第3方提供的社群媒体服务或应用程序(App)来植入恶意程序,让使用者难以发现感染情形。

目前共有3,000~4,000个变种木马攻击正在流传而且快速成长,不过若与PC基础的攻击相比,成长空间还相当可观。移动威胁的主要攻击目的为窃取数据、追踪用户与传送高价的手机短信借此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