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移动时代

编者按:关于Web 3.0的定义和特征,现在尚无定论。在本文中,BlueRun Ventures 合伙人Jay Jamison 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指出了Web 3.0时代各大公司盈利的关键。


上周,Zynga的第二季度报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Facebook的二季度报告也并不理想。大家也应该看到了这样一个趋势,这两家依赖Web 2.0,并在很大程度上缔造了Web2.0这一浪潮的公司,因为在移动端并没有很好的发展战略,整个收入已经呈现下滑趋势。

这 两个故事也引出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一个大背景:移动时代已经来临。近20年科技浪潮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可以被描述成:基于网络互联的Web 1.0时代,基于社交的Web2.0时代,以及现在的基于移动的Web 3.0时代。Web 3.0时代是基于之前的Web 1.0和Web2.0演变而来,不过它也包含了1.0和2.0时代没有的几个特点,如下:

  • 实时
  • 随时随地
  • 位置感应
  • 传感器
  • 量身定制的小屏幕
  • 高质的照相和录音设备

上面的这几个特点对现在的行业巨头和未来的行业颠覆者来说,有什么暗示吗?答案是有,而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你会在“小屏幕”上设计用户体验吗?

移 动端量身定制的小屏幕为新来的竞争者提供了新机会,创造出跟现有大佬截然不同的新价值和新体验。我们知道,很多大佬的业务都是基于PC为先的思路开展的, 而且基于这样一个设计理念:在越来越大的屏幕上装进越来越多的信息。看看Facebook网页端那花哨的页面你就明白了,各种生日,各种事件,状态更新, 广告,聊天等等信息充斥着整个页面。

但对Facebook这样的公司来说,因为移动端的屏幕非常小,设计移动端的用户体验,也就变得非常困难——你没有办法将所有信息压缩成一坨,全都放到手机小小的屏幕上。

而 相反地,对那些移动端的新兴公司而言,只要他们将用户体验设计得足够简洁,有趣,他们就有可能崛起。被Facebook收购的Instagram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Instagram倡导的就是一图胜千言,而不是把大量的信息都塞到小屏幕上。除了Instagram,移动端的新贵还有 Foursquare, Path, Foodspotting, Banjo, Pulse等等。所有这些公司,都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移动端,以期挖掘出一批跟PC端不同的新用户,并创建出自己的品牌来。

2、不跟你玩虚的:移动可以带来更多的,实打实的交易和业务

其实不管是对Path这样的后起之秀,还是对Facebook这样的社交大佬来说,真正的核心都在于,如何在移动端赚到钱。跟PC端我们已经见到的盈利模式相比,移动端的盈利模式可能会朝新的方向发展。具体说来,移动端盈利的关键在于:为你的用户,你的合作客户和商家带来更多实际的,具体的价值。

为 什么这么说呢?在web 1.0时代,Google的一个引爆点来自它对“按点击付费”这一广告模式的引入。就当时来说,Google的这一广告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它 的收费是基于那些真正对广告感兴趣的用户。对广告商来说,这就代表着他们不需要在电视,纸媒等等平台上漫无目的铺天盖地打广告,而是直接将广告放到那些搜 索相关内容的用户面前。而且,商家只需根据实际点击广告的那部分用户数来向Google付费,这可以说是对广告效果评估的一个很大优化。对这些客户和商家 来说,Google的服务让他们花钱有理,物有所值。

在Web 2.0时代,Facebook则根据用户的兴趣来展示广告。这种模式跟Google的广告模式在逻辑上有一些相似处,即展示给有关联度的用户,但还做了进 一步拓展。Facebook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什么,我们的朋友喜欢什么,因为它可以收集到关于用户的大量的人口学数据,广告商的机会也就来了。我 认为,随着Facebook对自家广告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它的广告业务还会进一步发展。

那Web 3.0的创新在哪呢?在Web 3.0时代,用户体验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这也为广告商带来了新机会。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利用Facebook上面的社交图谱数据,我们还可以利用很多实时 的,关于物理世界的信息,比如说,你目前的位置,当前的天气情况,交通情况,当地商家,附近的朋友,你去某地,或某个商店的频率是多少等等数据,来投放广 告。对广告商而言,这就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跟用户马上达成一笔交易,而且,这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交易。这种交易的存在也让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可以获得一个实际的客户,你为什么要为用户的一次点击行为付费呢?这是移动端为广告商,品牌以及商家带来的新机会,而互联网原先按照点击付费的广告模式,也必须所有改进,演变。

这 里介绍两家基于这种广告模式的公司:Waze和ShopKick。Waze这家公司为用户提供社交地图和GPS服务。它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由导航 服务,用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而随着用户越来越依赖Waze找出最快,最顺畅的路线,Waze现在也会为用户提供沿路天然气的最低价和加油站信息。可 以说,Waze为用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为它们的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交易量。

ShopKick则是 一款将用户在零售店中的购物行为游戏化的应用。用户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或请求可以获得奖励。ShopKick为那些零售店的商家展示的是这样一个事实:那 些ShopKick用户跟其他用户相比,在店内的消费额度更大——ShopKick在用户购买之时通过各种交互和增加其参与度的手段做到了这一点。同样 地,ShopKick为用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价值为它们的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交易量。

最后,我们可以说,Web 3.0展示了新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异常兴奋。但是在 Web 3.0时代,通过为用户带来实际价值来获得实际盈利也并非那么简单。对那些PC为先的公司来说,将他们在PC端的广告平台照搬到移动端,这并非问题的答 案。通过移动广告盈利的关键还在于,缩短整个用户与商家实际交易的环路。那些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需求的公司,将成为Web3.0时代的大赢家。

Textmate 2 开源,因应苹果 OS X 限制

编者:这是关于 Textmate 开源的另外一种解读。

Textmate作者Allan Odgaard宣布在GPLv3下开源Textmate 2。Textmate是Mac OS X上一款颇受欢迎的文本编辑器,Textmate 2尚未正式发布,目前还是alpha版本,源代码托管在GitHub上。选择GPLv3是为了防止出现闭源分支,Odgaard表示部分代码会考虑采用限制较少的许可证。他解释开源的理由时说,黑客都热爱自由,但平台供应商——aka苹果——正一步步限制自由,他的开源尝试是为了抵制这一趋势。苹果在Mountain Lion中增加了安全控制,限制了应用程序的功能。

摩托罗拉中国裁员曝光:近千人软件成重灾区

在正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收购三个月之后,谷歌终于交出了首份对其整改的答卷,这个结果和以往收购案一样,首当其冲便是裁员和缩减机构!

北京时间8月13日午间消息,据《纽约时报》印刷版报道,摩托罗拉移动昨天向雇员宣布,将在全球裁员4000人,约占其职员总数的20%,并关闭全球94个分支部门中的1/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区也未能幸免。文中指出,除了裁员外,公司将收缩亚洲和印度的业务,并缩小芝加哥、桑尼维尔和北京研发中心的规模。

而据腾讯科技从摩托罗拉移动内部知情人士获悉,此次中国区裁员的人数将占到全球总裁员人数的近1/4,约1000人。其中,软件研发部门将成为“重灾区”,占比达到70%。

中国区裁员近千人

据了解,本次裁员是谷歌改造摩托罗拉移动的第一步。摩托罗拉移动新CEO丹尼斯·伍德赛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裁员涉及的4000个岗位中将有三分之一来自美国。该公司计划撤出无法盈利的市场,停止生产低端设备,并专注于少数几款手机,而不再同时生产数十款设备。

在摩托罗拉移动全球宣布裁员后,腾讯科技首先从一位摩托罗拉中国区高管得到确认,中国区将会受到全球裁员的影响。那么,中国区到底会受多大的影响?裁员人数、涉及部门又会是哪些?

上述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国区的裁员主要涉及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中,软件部分裁员人数居多,分布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的研发中心,主要涉及一些软件测试、软件升级、系统集成开发人员等,约有700人。目前,北京研发中心约有2000人,南京约有500人。

其次是少数硬件人员,约200人,其中大部分主要是从事功能手机方面的研发,一部分是从事相关生产的人员,如摩托罗拉手机天津的生产工厂和杭州的机顶盒工厂。而这从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发表的声明中也不难看,其声明显示,在裁员、缩减机构的同时,公司也将精简产品线,从而将业务中心从功能手机逐步转向更具创新性和盈利性的终端产品。

还有约100人平摊到其他职能部门,涉及销售人员等,上述总共约1000人。不过目前摩托罗拉官方还未给出最终数字,而上述高管也表示,具体裁员方案正在制定中,目前还不便公布细节。

据了解,谷歌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称,此次裁员及业务缩减费用支出大约将达到2.75亿美元。这些开支将主要体现在谷歌第三财季的财报中,而剩下的其他开支则将集中在年末。

并购案裁员乃不可避免

谷歌之前完成收购交易后就曾裁员。

2007年,在以31亿美元完成对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的收购交易数周后,谷歌宣布已裁减300名DoubleClick员工,占到DoubleClick总人数的20%,这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前最大的一次收购。

2010年,在以7.5亿美元收购移动电话广告公司AdMob之后,谷歌裁掉了约8%的AdMob员工。

早在今年5月22日谷歌宣布正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收购时,外界就有传言称,谷歌将裁掉大约30%的摩托罗拉移动员工,约为6000人,当时这一消息没有得到谷歌证实,如今再看或许是为此次裁员提前放出信号。

此外,从收购层面上来看,多数企业全资收购的案例中,裁员往往是双方合并调整后所需要迈出的第一步。毕竟两个不同的企业合并后,在企业文化、产品业务、技术兼容上都存有很大差异,而裁员、缩减机构无疑是个化繁为简的最佳方式,短时间内可让企业统一战略思想,以便快速应对市场竞争。

2011年1月,摩托罗拉正式分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摩托罗拉移动继承了智能手机和机顶盒业务,并在2011年8月被谷歌以125亿美元天价收购。

为什么 SoundCloud 要使用 Go 语言以及如何使用

我们SoundCloud是一个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公司,虽然我们的技术架构最外层一直使用的是Ruby on Rails,但是在后端,各种各样的编程语言都有涉及。在这里我想多讲一下为什么要使用和如何使用Go这样一种开源的、刚刚发布其1.0版本的编程语言的。

在我们的公司里,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全能选手,而不是专才,这是根植于公司基因文化里的特征。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对公司的基础架构中每一部分都至少 有相当的了解。更进一步,我们鼓励技术人员在个开发团队间调换,甚至组成新的团队,使成员跟各团队的冲突和摩擦尽量减少。在这样一种代码共产共有的环境 中,非常需要一种表达性强,效率高的语言来降低实施的困难,Go语言证明了它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语言。

我们已经有好几个程序员都把Go语言描述为是一种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编程语言。这是说,代码要做的事和它在字面上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特征对于使软件无歧义和可维护有着巨大的帮助。Go语言明确的拒绝“helper”习惯用法以及诸如统一访问原则(Uniform Access Principle)、 操作符重载、缺省参数、甚至异常等特征,基本上,这些特征相较于能产生更丰富的表达,它们的歧义性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不否认,这样的策略会带来更多的键盘 敲击——尤其是,正如大多数参与Go语言项目的新手程序员痛斥的,在异常处理时最麻烦——但是,换来的报答是,还是这些新手程序员,他们能轻易的、迅速的 将应用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告诉大家,从项目开始到提交代码,Go是我们使用过的效率最高的语言。

Go语言严格的结构原则和它的“一种事情有且只有一种方法完成”的思想意味着我们无需在风格问题上纠缠不休。在针对Go语言程序的代码审查上,审查会变得更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语言上的错综复杂,这是每个人都愿意看到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旦一个程序员对Effective Go有 了一个基本掌握,你会发现他们的关注点能非常自然的从“应用目前应该怎样运行”过度到“应用在理想状况下应该如何的运行”。是否是后台的响应缓慢致使整个 请求失败?是否应该只重试一次,不成功就只提供部分的结果?浏览器表现异常,我们是否要设置一个250毫秒的超时限制?系统中任何一个外层的行为场景都能 用一种直接的、理想化的实现来表示,不需要类库或框架的支持。去掉抽象层降低了复杂性;直白陈述式、简单的代码是更好的代码。

Go语言还有其它一些非常好的特征,让我们受益不少。静态类型和快速编译使我们能够在开发过程中做几乎实时的静态检查和单元测试。这也意味我们开发的基于Go语言的系统中的编译,测试和发布几乎是一起完成的。

事实上,快速的编译,快速的测试,快速的相互审查和快速的部署意味着你的一些想法能在一个小时内从白板上的设计变成产品中可运行的程序。例如,Next软件中的搜索基本功能是由Elastic Search驱 动的,但是它接受SoundCloud的管理和交换几乎全部是Go服务来完成。在验证过程中,我们认识的,我们需要一种能在某个特殊环境中把索引标志为只 读状态的方法,需要索引系统能知道并顺从这种状态。在代码中加入抽象层,开发一个新的入口点正确的检测这种状态,修改跟索引相关的行为,为它们写测试代 码,这一切只用了半个下午的时间。晚上时,这些修改已经部署并运行了好几个小时了。这样的速度,尤其是对一种静态类型的,本地编译的语言,简直没得说了。

我说到了我们的编译和部署系统。它叫Bazooka,它被设计成一个平台,用来管理内部服务的部署。(我们很快就会把它开源;关注我们,不要走开!)我们曾通过一个情况复杂的网络环境升级12-Factor应用,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状态机,随时都有可能造成数据污染和相互竞争的状态。对于这种工作,Go语言是最自然的选择。Go语言很独特,它有天生 的并行安全特征。Bazooka系统的开发人员能够分析出问题的复杂性而不需要使用那些复杂的辅助工具。Bazooka利用Doozer来协调它的共享状态,Doozer是世界上唯一一个Paxos开源实现软件(就我们所知)——它也是用Go语言开发的。

总之,我们在SoundCloud公司维护着都是用Go语言写成的十几种服务和十几种知识库。当有新的后台项目时,我慢慢的都会选择使用Go语言来完成。

你对使用Go语言解决真正问题和开发真正产品感兴趣吗?我们很乐意听到你的声音!

[本文英文原文链接:Go at SoundCloud ]

一项鲜为人知的谷歌员工超级福利

谷歌员工所享有的高福利待遇是人们希望去谷歌工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免费理发、免费美食午餐、医疗服务以及各种高科技清洗服务等。不过有一项刚推出推出不久的福利却鲜为人知,但也是最令人惊讶的一项福利,这项福利就是员工死亡福利

谷歌人事主管Laszlo Bock表示:“我们已经推出了一项谷歌员工死亡福利,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的确是真的。”

Bock 所说的员工死亡福利是指:如果谷歌员工去世,那么其配偶不仅可以在未来10年领到去世员工一半的薪水,还能获得去世员工的股权授予。此外,他们的未成年子 女每月还能领取1000美元的生活费,直到他们19岁为止,如果子女是全职学生,那么他们可以享受这项福利直至23岁。这项福利对员工的工作期限没有限 制,这就意味着谷歌的3.4万名员工都能享受到这项福利。

Bock还表示:“谷歌推出的这项福利对谷歌可谓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但帮助去世员工家属度过生命中艰难的那段时间对谷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丰厚的员工死亡福利外,谷歌的产假待遇也着实令其它公司的员工羡慕。男性员工在孩子出生时可获得6周的带薪假期,女性员工的带薪产假长达1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