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诺基亚比RIM更可能幸存下来的10个理由

6月16日消息,据eWeek网站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称,诺基亚和RIM都处于糟糕状态。两家公司都在移动市场中挣扎。但是,诺基亚幸存下来的机会看起来要大于RIM。下面是文章全文。

诺基亚和RIM都不是目前大多数人尊重和羡慕的公司。这两家公司都看到自己的的市场份额输给苹果和Android手机以及利润随着市场份额的下降而蒸发。同时,由于投资者认为这两家公司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在下降。

当然,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历史上曾有过一段时间,RIM和诺基亚在移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RIM在企业市场占统治地位,诺基亚是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多的公司。RIM和诺基亚曾经远远地领先于竞争对手。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他们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顶级位置。

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里,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现在,这两家公司都处在死亡观察状态。虽然诺基亚和RIM可能会失败,但是,诺基亚比RIM有更好的幸存下来的机会。下面是诺基亚比RIM更可能幸存下来的10个理由。

1. 微软的支持

对诺基亚有利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微软需要诺基亚及其Lumia设备取得成功。这样,Windows Phone 7就会赶上Android。仅此一点就使诺基亚对于微软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最糟糕的状况,微软会提供重要的现金支持诺基亚。

2. 诺基亚愿意显著改变

重要的是指出,诺基亚已经表示它愿意做出重大改变以修复自己的业务。诺基亚已经放弃了Symbian,引进了新的领导层并且与以前的竞争对手签署了认真的协议。同时,RIM仍坚持原来的路线。这是一个错误。

3. 有庞大的用户群

虽然诺基亚没有像过去那样受欢迎,但是,诺基亚一年的手机销售量仍然达到3亿部。RIM的手机出货量无法与诺基亚相比,并且永远也不会达到这个水平。在诺基亚手机出货量显著下降(减少数亿部)之前,诺基亚有比RIM很大的机会满足客户的需求。

4. 记住新兴市场

诺基亚到目前为止取得成功的关键理由之一以及在未来几年中仍将取得成功的理由之一是它在新兴市场的占有率。iPhone手机尽管很好,但是,对于新兴市 场中需求购买新手机的人们来说,iPhone价格仍然太贵。然而,诺基亚的产品不是这样。RIM在新兴市场没有市场份额。这是RIM的一个问题,是诺基亚 的一个优点。

5. 产品创新

看看RIM的产品,很容易看到为什么只有很少的人对它们有深刻印象。RIM坚持它几年前 提供的同样的设计。虽然RIM信赖物理键盘,但是,这个现实已经成为过去。另一方面,诺基亚曾试图在Lumia产品线中提供新的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种创新的意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软件开发很艰难

诺基亚去年决定把Windows Phone作为自己主要的操作系统是一个聪明的举措,尽管这是有争议的。诺基亚现在让微软担心软件开发问题,在微软平台准备好之后就使用这个平台。RIM 努力提供硬件和软件。除非RIM的黑莓10能够达到iOS的水平,否则,很难看出它为什么投资这样多却得到这样少的回报。

7. 消费者第一

RIM不想承认这个事实,移动市场现在是由消费者占统治地位。从BYOD(在工作中使用自带设备)狂热到iPhone的流行,厂商向什么地方发展是显而 易见的。诺基亚首先关心消费者。RIM仍以企业为重点。这在目前的移动领域是一个大问题。在目前的移动领域,消费者手机的销售正在进入企业市场。

8. 考虑其它软件

诺基亚和RIM都提供软件解决方案。然而,诺基亚要从这些努力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例如,目前汽车行业的仪表板上地图解决方案绝大多数是诺基亚提供的。此 外,诺基亚的地图服务还驱动包括雅虎地图在内的许多平台。RIM拥有黑莓企业服务器和移动Fusion应用。但是,这还不够。RIM的软件产品重点太集中 了。

9. 延迟是一个问题

当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集成Windows Phone 7的时候,诺基亚承诺在年底推出这种手机。RIM承诺去年推出黑莓10,但是被迫推迟到今年年底。延迟是移动领域的杀手。RIM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理解这种说法。

10. 有收购价值

如果出现最糟糕的情况,两家公司之中的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在破产之前出售自己的业务,谁真正认为一家公司会选择RIM而不选择诺基亚?正如指出的那 样,RIM已经在消费者领域迷失了方向;企业正开始抛弃它;管理层似乎不愿意承认失败。同时,诺基亚有重要的生产设备;其地图服务正在非常流行并且仍然能 够以盈利的价格向全球出货大量的设备。简言之,诺基亚比RIM有更大的收购价值。

苹果不与腾讯合作原因:双方用户群不匹配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6月16日消息,博客网站PingEast创始人骆轶航(Thomas Luo)周四发表文章称,苹果iOS 6没有整合QQ的原因在于,苹果认为两者的用户群不匹配;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腾讯拥有完备的生态系统。以下为文章摘要: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今年WWDC(全球开发商会议)上的主题演讲表明,他已经喜欢上了中国。iPhone 4S和新款iPad上的虚拟助理Siri已支持普通话和粤语,iOS 6整合了中国本土的一系列互联网服务:百度搜索引擎、新浪微博、优酷和土豆,以及中国字典和输入法。

苹果针对中国数千万用户的定制获得了中国开发人员和媒体的热烈欢迎。这似乎是对过去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大量苹果产品的回报,彰显了中国作为苹果 第二大市场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苹果选择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逻辑:选择百度为缺省搜索引擎没有什么悬念,尽管优酷和土豆2个月前已经合并,苹果仍 然选择优酷和土豆取代了YouTube;在社交网络领域,苹果选中了新浪微博,而放弃了人人网和QQ平台。

苹果的小气态度导致没有与QQ和QQ空间合作令人费解。QQ和QQ空间组合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活跃用户超过5.5亿。据社交营销服务商加网 (Jiathis)称,在QQ空间上分享喜欢内容的用户比例为17.93%,新浪微博以15.71%的份额排在第二位,人人网的比例为5.65%。苹果只 是将QQ电子邮件服务作为iOS邮件应用支持的一款电子邮件服务。

可靠消息人士称,过去数月,腾讯位于帕洛阿尔托(Palo Alto)的办公机构曾积极与苹果接洽,商讨在iOS中更深入地整合其服务的事宜。这样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以下数据表明了QQ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上市销售前,除iPhone外,几乎百分之百的中国智能手机预装有QQ软件。预装QQ并非是强制性的, 而是厂商自愿的,因为许多普通百姓会到商店,或通过电话咨询,问“手机能访问QQ吗”这样的问题。目前,中国逾50%的智能手机用户不习惯经常下载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预装带有数百款社交游戏和网络游戏的QQ平台似乎是产品畅销的一道保险。百度、奇虎360、盛大、阿里巴巴和小米等其他互联网巨头都在开发 自主品牌智能手机,它们可能拒绝其他互联网服务,但都不会有勇气对QQ说不。

苹果却不太在意QQ,原因在于,它在中国的战略似乎仍然是维持高端品牌形象,iPhone4S在中国的售价为900美元,iPad2为600美 元,Macbook Pro为2500美元,远高于在美国的售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信心来源于,在从不大幅降价的情况下营收每年增长逾1倍。按照保守的统计,中国有1500万 iPhone用户和300万iPad用户,但这与中国1.9亿智能手机用户和10亿手机用户相比仍然只是“沧海一粟”。大多数iOS用户生活在北京、上 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发达城市,部分在二线城市。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售价只有150美元至200美元,Android设备已经“深入”二、三、四线城 市。Android设备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这可能是苹果不太在意整合QQ平台的部分原因。尽管QQ社交网络活跃用户超过5亿,但与苹果在中国的用户群不完全匹配,至少苹果认为如此。在北 京、上海等苹果粉丝比较集中的城市,QQ的份额相对低于其他城市。这些城市更加“全球化”,有大量外国人、中国公司员工和精英,不存在像Facebook 这样适合所有阶层的单一社交网络平台。即使QQ平台占领了逾80%人口的网络生活,但依然没有得到“精英”的认可。新浪微博在“精英”中的人气更高。

我认为苹果没有与腾讯合作的另外一个原因与它迟迟没有深度整合Facebook相似。苹果一贯敌视拥有独立平台的巨头,Facebook有自己 的生态系统,有第三方开发商和应用中心,而且还可能推出自主品牌移动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腾讯有自己的社交图谱、游戏平台、第三方开发者系统、应用商店平 台、支付渠道,甚至是名为“Q服务”(Q-Service)、以Andorid为基础的移动操作系统,苹果对与腾讯合作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ARM拟将ARM核心置入未来的Fusion APU中

“异构系统架构基金会(The Heterogeneous System Architecture Foundation,HSA基金会)已经准备好‘定义和推广一个开放、基于标准的异构计算机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提供一个通用的硬件规格说明,并拓宽支持 生态圈以使软件开发者更加容易开发出能良好今日的现代处理器的创新应用。’HSA基金会没有使用Intel支持。”表示很有趣

转载请注明:Linux人社区>英文资讯翻译专版.编译

Android 版 Siri:Robin 正式登陆 Google Play

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在给iOS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乐趣。支持中文后,又掀起了一股调戏Siri浪潮。虽然在Android上类似Siri的语音助手也很多,不过最新的这款Robin则希望在汽车导航方面带来全新体验。

Robin支持方向导航、地点查询、实时停车位置、交通信息、油价、天气的信息查询以及各种本地化服务,你甚至可以通过它查询Twitter上的消息。除了这些信息查询工作外,Robin另一个特色是支持手势操作。用手在屏幕前方挥舞两次,Robin就会给出反应。

与 其它类似语音助手不同的一点在于,Robin专注于汽车导航服务,主要为开车司机带来相关信息和指导。目前Robin还处于Beta阶段,只提供美国的服 务。在充当语音导航助手的同时,它也将充当起个性化收音机的角色,通过搜集分析大量信息,Robin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讲笑话。开发Robin的 Magnifis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Ilya Eckstein说:

如今在谈到汽车助手时,人们仍然把它 当作一个导航。但是实际上,导航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行驶的路线,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我们行驶过程中或者需要的时候有“人”能提醒我们, 此时不仅仅是方向导航,而是所有相关的事情。就算是我们没有实时盯着屏幕,它也能给我们提供各种帮助,这就是Robin想要做的。

下面是演示视频,你也可以点击这里免费下载Android版Robin

Facebook CTO 今夏离职创业 暂未确定领域

北京时间6月16日消息,Facebook首席技术官布莱特-泰勒(Bret Taylor)即将在今年夏天离开Facebook,未来计划在一家未决定的创业公司工作。

Facebook最近才上市,它能否保持企业领导力?泰勒的离去会引起一些人的担忧,特别当下媒体和投资者正对IPO混乱进行评估。泰勒曾负责Facebook的平台和移动业务,这对公司来说是关键领域,离职更显得重要。

在泰勒手下有两名高管,一名是维纳尔(Mike Vernal),它负责平台,而Cory Ondreijka负责移动业务。维纳尔于2008年从微软进入Facebook,领导原Facebook Connect项目,还曾负责平台、Open Graph开发。Ondreijka则在2010年进入Facebook,当时Facebook收购了Walletin,Ondreijka随收购企业进 入新东家。之前,Ondreijka在 Linden Labs和第二人生工作。

两年前,泰勒成为Facebook CTO,他是公司的公众人物,最近还主持了一些开发者大会。本周,当苹果宣布将Facebook整合到iOS 6时,泰勒就是上台的人物。

今天接受采访时,泰勒说他理解自己的离职会被认为是一种破坏,但他指出公司有大量的天才技术员工,他们由CEO扎克伯格领导。泰勒说:“我一直 与扎克伯格协作,现在我想再做一家创业企业。在IPO之后,在最近推出一些产品之后,我觉得时机正好了。”这里指的是与苹果的交易,Facebook Camera,还有App Center等。

泰勒之前曾在Google工作,他有很强的创业背景。离开Google之后,他创立了FreindFeed,它曾是一个流行的社交聚合网,后被 Facebook收购。泰勒说:“在Facebook的时光是职业生涯最令人满意的。”他说自己的离职只是硅谷常态的一部分。泰勒称:“在企业间流转的人 推动许多创新,所以不会在这事上在意太多。我十分相信,Facebook移动和平台领导能做好需要做的事。”

当问及他对Facebook有何担忧时,泰勒说成为上市的挑战高于内部。他说:“我们正在应付招来更多关注的文化变革,从一家面临诸多审查的私 企,变成一家拥有更多审查的上市公司。”泰勒认为Facebook有能力保持敏捷,因为它增长强劲,在科技方面仍会保持小团队运作。

至于自己的未来,泰勒说没有决定将关注的领域,但是会跟另一名Google前员工吉布斯(Kevin Gibbs)合作。

泰勒说他可能会关注自己作为消费者不理解的产业,正如他在Google地图项目时所做的一样。他说:“人们说我们必须有方向感,而制作地图只可以让感觉更好。结果证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