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禁止 Windows 8 应用名称包含“Metro”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6日早间消息,微软已对Windows Store应用商店的应用命名规则进行更新,要求所有应用的名称中不得含有“Metro”字样,而以“Metro”命名的应用将不能通过审核,从而无法进入Windows Store。

为了避免与德国合作伙伴Metro AG之间的商标权纠纷,微软已决定放弃使用Metro品牌。此次的举措表明,微软将促使第三方开发者与自己保持一致,并进一步摆脱Metro的品牌名称。

有消息称,自今年5月Windows 8发布预览版推出以来,微软就已经对应用命名规则进行了这样的修改。不过目前仍不清楚有关这一命名规则改动的更多信息。根据最新的应用命名规 则,MetroTwit等热门应用将受到影响。这也将对其他一些应用造成限制。预计Windows Phone应用也需要遵循类似规则。

微软尚未详细解释放弃Metro品牌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微软对整个局面的反应令人迷惑。微软表示,Metro的名称不会用在最终出货的产品 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布用于替代Metro的新名称。上周有消息称,微软可能采用“Windows 8 style”来替代“Metro Style”,或采用“Modern UI”的名称。

业内人士认为,微软的品牌名称令开发者感到困惑,该公司原本不应当在Windows Store生命周期的初期就对应用开发进行强力干预。

搜索大战一触即发 烈度或将超过电商

文/21世纪经济报道 刘燚

就像LadyGaga天生是话题女王一样,周鸿祎也是制造话题的明星,具有娱乐明星一样的传播基因。因此,当360推出搜索不到一周,其媒体影响力就迅速逼近搜狗,在很远的后面就对百度提出了挑战。

首先挑起争端的360、正在快速发展的搜狗(Sogou)、在国内占据霸主地位的百度(Baidu),也被恶搞称为3SB,或者BS3。占据媒 体头条的确实是这3个,但是想进入搜索这块全球最大网络市场的玩家决不仅仅是这3家,实际上,搜索大战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战争一直在水面下进行。

比如在海外,除了持之以恒的挑战者微软、Yahoo之外,Amazon早就有自己的购物搜索引擎、Facebook也正在酝酿推出自己的搜索引 擎,更不要说无数个想挑战Google但是被镇压的小引擎厂商了。严格来说,苹果的Siri也不仅仅是一个好玩的小玩意,而是一个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挑战 Google的尝试。比如,最近 TechCrunch撰稿人乔西·康斯丁报道称,Facebook正准备发布一种特有的搜索广告,而且,Facebook已经宣布在搜索结果中添加“赞助 的结果搜索(Sponsored results)”,正式走上挑战Google之路。

在国内,除了甚嚣尘上的360和搜狗以及原有的Google中国、腾讯的soso和海纳应用搜索之外,网易也推出了购物搜索,加上此前的一淘,中国的搜索市场重新显得拥挤。而在这背后,数不清的小公司,仍然在寻求语音搜索、移动搜索等细分市场的机会。

当然,搜索市场作为全球互联网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搜索广告作为全球互联网行业最赚钱的盈利模式,Google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公司,永远都有人盯着这块肥肉。

资本市场,有利必逐,何况暴利。

那么,一度被视为固若金汤的搜索市场,真的有颠覆的机会吗?比如,在海外市场,Google十几年来所向披靡,微软投入了上百亿美金,在打败 Google的战役中也没有取得成功,而Siri也只是火热了一小段便证明自己的量级还不够。国内市场中,百度自从失去了Google这个对手之后,也有 笑傲江湖的味道。

时也,势也!现在也许又是一个搜索市场格局重塑的契机。

一方面,源自需求。我们看到,随着信息的大爆炸,传统搜索的效率在大大降低。你搜索到的结果当中,首先是若干页的付费广告,其次是大量SEO争 取排名的小网站,往往然后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信息之多,让你筛选的成本暴增。这种问题,已经让搜索脱离了其提升信息查询效率的本质。所以,就算在百 度内部,它的新闻搜索、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MP3搜索,本身就是对传统网页搜索的替代和改进。

另一方面,仅仅有需求还不够,还在于挑战的现实性。原来的市场格局下,Google在全球、百度在中国、Naver在韩国、Yandex在俄罗 斯等案例都证明,这个市场上先发优势非常大,后来者非常难以挑战。因为,技术和本土化结合最好的那个,必然会胜出,普通用户只会选择最好的那个,迁移到另 一个平台的成本极大。

但是,目前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了,互联网市场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独立王国,我们将这种互联网里的独立王国叫做“私域”。这是Google和百度们无法企及的地方:比如淘宝、比如亚马逊、比如Facebook和Qqzone。这里的数据,Google拿不到,只有王国内的国王能拿到,所以,淘宝的搜索广告收入仅次于百度,是国内第二高的!

除了“私域”之外,网络的流量正在被大肆重新瓜分,多年以来,Google一直占据着最大的全球流量,直到Facebook出现,很快就超过了 Google。在国内也是如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百度一直是流量之王,但是,360用安全和浏览器这样小而有效的组合、搜狗用浏览器和输入法这样的 组合,就夺走了大量的流量。随着微博、视频等应用的兴起,更多的流量被分流了,这些流量背后,体现的是不同企业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凡是控制流量的企业,理 论上都可能在其流量上建立起更高效的搜索。

比如,360主要面向的是电脑小白用户,而且通过其浏览器强制默认自己的搜索引擎,这种办法确实可能很适合小白;而优酷自己做视频搜索、新浪自 己做微博搜索也是应有之意……阻挡它们的是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过于强调搜索的技术性是错误的,因为技术只是要素之一, 而且时代不断在变化。

我们无法判断这次搜索大战,是不是会是一次格局颠覆之战。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搜索引擎超高的收入,意味着背后超高的产业成本,而数码产业的最 终趋势是让这种成本无限趋近于零,因此,变革的动力一直存在。比如,淘宝小卖家活得非常艰辛,却不得不为直通车付费,百度的小卖家们也是如此——也正因如 此,长期看,超高毛利的搜索市场,比超低毛利的电商市场的战争会更持久更惨烈,有非常多的机会,需要的只是时机、技术和市场的拐点。

Java 出现零时差漏洞 专家建议暂时禁用

目前多家资讯安全公司发布资讯安全通告表示,目前的Java含有未修补的漏洞,而且黑客已经在攻击中利用该漏洞,因此在甲骨文(Oracle)修补该漏洞之前,用户应该先禁用或解除安装Java。

首先披露此漏洞遭受攻击的资讯安全公司FireEye表示,他们发现ok.XXX4.net网站是此次攻击黑客所使用的主机,其IP位于中国境内。当用户受电子邮件等方式引导连结到该网站时,网页内含的Java程序能够跳脱Java的沙箱保护机制,下载安装恶意程序dropper(Dropper.MsPMs),该恶意程序的主控电脑则为hello.icon.pk,其IP位于新加坡。

Exploit

Callback

专家指出,此漏洞导致的攻击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攻击通常会导致浏览器故障,因此用户可能会发现有问题,但该漏洞不会导致浏览器当机,能在用户毫无知觉的情境下安装恶意软体。

目前最新版本的Java(JDK/JRE version 1.7 update 6)均含有此漏洞,而且是Windows、OS X、Linux各平台版本都不例外,各资讯安全公司也发现,不管搭配哪个浏览器,都一样会遭入侵。之前的旧版Java则不确定会受此漏洞影响,不过旧版可能含有其他的问题,因此各资讯安全公司均认为用户不该降级使用旧版。

资讯安全公司DeepEnd及Secunia也指出,此波攻击的Java程序修改了Java的安全性管理规则,导致Java程序可以不受这些规则限制,可以为所欲为。

DeepEnd公司表示,从Oracle买下SUN取得Java以来,几乎不曾在每季定期更新之外推出安全更新,他们希望Oracle此次能够破例,因为下一次定期更新(10/16)还有一个半月的日期。

该公司也开发一个修补该漏洞的工具程序,可以阻止这个恶意Java程序执行,但如果不法之徒取得该程序,可能用来发展新一波的攻击,因此该工具仅提供给大批电脑且依赖Java运作的资讯管理人员使用。

目前发现的攻击事件都是针对Windows上的Java 7,但资讯安全顾问公司Accuvant已经证实同样的漏洞可以在OS X及Linux上进行攻击,因此这些系统的用户可能也需要停用或解除Java才能保护系统的安全。

上个月举办的黑帽大会中,专家曾指出因为Java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因此Java的漏洞越来越受注目,Java漏洞往往很快就被加入攻击用的工具程序中。

百度移动云战略:三盼与三怕

新浪科技 孟鸿

移动与云,是百度今年的关键词。以至于百度今年最重要的三场大会——百度开发者大会、百度联盟峰会、百度世界大会——全部变成谈论这个话题的道场。

三月,李彦宏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说:过去属于站长,未来属于移动开发者;六月,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说:广告、游戏、电商都不靠谱,移动互联网像在酒驾;九月,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说的不多,但他亮出了百度云的“七种武器”。

在这样的过程中,百度新首页、推荐引擎、人脸识别、语音和图像技术、数据与营销、商业化挖掘与拓展,乃至百度参与的搜索行业纠葛,全部被有意无意的淡化忽视。而百度将移动与云捆绑在一起、以图谋定未来的策略,却一步一步的清晰起来。

三盼:众包、长尾、前向收费

“我们不再提以搜索为核心,今天百度是一个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服务”,百度技术副总裁王劲9月3日在描述百度时说道。百度给这个“平台”定义的背后,至少两个自我约束:一是不断对外开放百度的相关资源,二是不再涉及具体应用的开发。

应用为王,这是李彦宏去年四月给出的判断。在李彦宏讲话犹如圣经一般的百度,这句谈天下大势的话竟然可以不听?当然不是,百度自有考虑。

如果可以笃定某款应用能一统天下,故事就好说了。现在的问题是,再火热的应用也往往只是各领风骚一阵子。况且颠覆性应用出现在大公司的几率,通常并不比白手起家者高。那么不如换个思路:与其和众人相斗争天下,不如招徕众人为我拼天下。

百度就盼望能实现天下归心的局面,这其实是一种众包的策略。百度平台持续开放并提供多种辅助工具,逐渐变成某种类型的“孵化器”。理想的情况是开发者只需要一个想法,就能在百度的平台上完成一个应用的搭建、测试、分发、盈利。

这牵引出百度另一个想法,就是长尾。在PC互联网时代,这就是百度赖以称王的利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每一个小众需求和每一个小众应用之间的纽带,仍是搜索。实际上,百度将推出基于搜索的应用推荐体系,取代排行榜这种马太效应突出的方式。

不过,长尾真正有价值还需要有足够的用户,也就是足够的端覆盖量。百度的解决方式简单直接。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岳国峰表示,百度正通过预装和刷机等途径快速布局,国内80%的安卓机都部署了百度的端产品(百度搜索)。

即便上述种种都顺利推进,百度还期盼着前向收费模式的成功。在百度内部,李彦宏阐释过一个基本判断:移动互联网的前向(用户)收费前景,远大于后向(广告)收费。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都有各自的付费痒点,就看哪个应用能准确的挠到。

前向收费成功与否,还与支付渠道息息相关。据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透露,明年一季度百度将推出移动端支付解决方案。一键支付完善后,百度必将确定如何与开发者进行分成。彼时,百度前期的“技术入股”将获得回报。

三怕:业绩、对手、后院起火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百度,当然也有恐惧。这恐惧来自未来的不可预知。百度每将移动云战略向前推动一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百度CFO李昕晢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百度将投资100多亿元人民币建立云计算中心。

如果为云服务自建数据中心,百度每一个投入就要20亿元。而在需要埋单的列表上,还列有订制的服务器、CDN节点、合作的数据存储服务等等。

于新领域进行探索和布局,必然会将影响到百度业绩的靓丽程度。况且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显示,百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逐渐下降,营收同比增幅也降至两年前的水平,但成本却始终保持快速上涨的势头。大手笔的投入,考验着百度管理层与资本市场的耐心。

毫无疑问,无论是云抑或移动,觊觎者都不止百度一家。几乎每家有一定实力的互联网巨头,都想要在这个市场切块蛋糕分杯羹。

百度迟到了?王劲给出一个逻辑进行回应,意即:领先一步才是先进,领先三步就是先烈。百度最担心谁?王劲不肯谈对手。不过百度云首席架构师林仕鼎,却在有意无意间说出一个名字:“目前国内只有微信一家比较像云”。

需要担心的问题,并不全部来自移动端。如今百度还需要提防着,自己原本看似高枕无忧的后院——PC互联网端——不要起火。否则百度前行的根基将被动摇。

一半与网页搜索有关。检测报告显示,搜狗以10%左右的浏览器占有率,取得7%的搜索市场份额;而360浏览器超过30%的占有率,只取得10%的份额。是360不努力,还是没有完全发力?而所有这些国内竞争者与谷歌相比,尚有难以弥合的境界差距。

还有一半是服务。百度高级管理顾问何海文援引的数据表明,百度流量中有一半并非来自搜索,而是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内容服务。这些流量大户原本就有变现压力,还要面临对手的分流威胁。触碰这部分利益,百度自然不甘坐以待毙。

无论如何,不久前搜索市场的一次无义之战,至少让外界看到变数发生的可能。

迪士尼:开源软体是病毒

首先想大家跳到后面看看一段约25秒的YouTube影片。片中一个戴眼镜的小朋友如此说。「Did you use open source code to save time, and the virus was hidden in it?」意思是「你是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用开源软体,但原来裡面是有病毒的呢?」

这是一段从迪士尼频道Disney Chanel其中一套肥皂剧Shake It Up中抽出来的片段。对白后加入了笑声,令人以为「开源=病毒」是理所当然的事,成为了开源开发者的众矢之的。对迪士尼而言更糟糕的,是这集刚好在其子公司Pixar,将旗下多个动画製作用的软体开源化时播出,令Pixar及开发者十分尴尬。Pixar开源化的的RenderMan和Open SubDiv是动画製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长久以来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

 

迪士尼内部其实也使用了不少开源软体,其中为开源云端资料库(NoSQL)MongoDB提供企业支援的公司10gen,就因为为迪士尼引进MongoDB而大赚一笔。迪士尼不单是开源界的使用者,也是开源界的贡献者。搞出一个如此有问题的片段,最大可能是製作团队不明白迪士尼和开源界的关係所致。直到现时为止,迪士尼仍未就此发出任何声明。

有人会说虽然这是一套以小朋友为对象的作品,而且只是开玩笑,不用太过认真。然而笔者认为,某个话题之所以可以用来开玩笑,前提是观众对此已经有多方面的了解。对于一个大部分观众也不大理解的「开源」概念,这对白无疑令普罗大众有一负面的先入为主印象,加上观众是小朋友,更加容易对所看到和听到的全盘接收。希望迪士尼不是故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