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要编程基础创建自己的Linux发行版,Linux Tycoon让你成为“Linux 大亨”

还在开源论坛争论 Gnome 与 KDE 哪个更好?你也想基于 Ubuntu 制作一个自己的发行版?很明显,前一个问题不会有结果,而完成后者你可能又没有团队。现在 Linux Tycoon(Linux 大亨)可以帮你轻松“制作”自己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Tycoon 是一个模拟创建 Linux 发行版的游戏,可能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此类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里进行 Bug 修复、分析和选择不同的软件包、管理志愿者和付费职员、控制发行版的总大小在合理的水平等各种操作。

尽管整个过程听起来似乎很枯燥,但事实上是有趣的,毕竟它本身还是一个“XX 大亨”游戏。玩家也无需编程基础,在玩的过程中就能积累制作 Linux 发行版的各种经验。

Linux Tycoon 除了可供 Linux 爱好者把玩以外,其实也是能用于教育用途的。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培训,应该都能用上。此外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也为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传播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目前 Linux Tycoon 刚刚发布第三个 Beta 版本,正在对游戏各方面的平衡性进行优化。目前暂时只支持 Linux,Mac OS X 及 Windows 版本均在开发之中。最后再提一下,现在这个 Beta 版本,你需要花 4 美元购买。

保护个人信息将出台行业标准:用后应立即删除

昨日,一位乘客用手机扫描自己的火车票信息。通过扫描软件可获得火车票二维码含有的身份证信息。 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一位乘客用手机扫描自己的火车票信息。通过扫描软件可获得火车票二维码含有的身份证信息。 本报记者 浦峰 摄

近日,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透露,他们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正报批国家标准。

工信部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介绍说,这个指南能为行业开展自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企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了行为准则。据介绍,我国信息技 术保护不容乐观,甚至已形成利用个人信息从事非法获利的黑色链条。特别是去年年底揭露出的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将个人信息保护推向了风口浪尖。

许多发达国家很早已开始个人信息的保护研究和立法工作。我国近年来也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工作。

去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这个委员会主要从事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现任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兼任。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的全称是《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标准由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牵头,联合近30家单位起草。

该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子河透露说,指南目前还在等待批准文号,但其最终的发布应是“指日可待”。但这个指南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

■ 焦点

个人信息用后立即删除

在个人信息安全缺少专门法律规范时,一部行业标准成为业内的希望。

“去年正式通过了评审,报批国家标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罗文希望今年能通过这项标准,以拓展个人信息保护的体系。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收集、加工、转移和删除四个主要环节,其中还提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工信部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介绍,“这个原则包括目的明确、最少使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安全保障、诚信履行和责任明确等八项。”

“最少使用”的原则就是获取一个人的信息量时,只要能满足使用的目的就行。

黄子河举例说,一些网站本是办一个很小的事,却让用户填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在内等很多信息,这就不符合“最少使用”原则。

“安全保障”则是要个人信息管理者一旦收集了个人信息,就必须建立一套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内部管理流程,以及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副主任高炽扬估计,个人信息泄露中70%-80%属内部作案,这是“安全保障”原则没能落实好所致。

他介绍说,一些商业公司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由于管理制度疏漏,一些内部员工未经授权就能获取客户信息。

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在收集个人信息阶段告知的“使用目的”达到后应立即删除个人信息。

高炽扬说,有次,他在某航空公司网站购买机票,使用电话支付的时候,工作人员搜集了他的支付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和信用卡的最后三位支付号码。购票成功。

但是,过段时间他再去购票时,对方问他,“您还是使用卡号末四位是****的信用卡支付吗?如果是,只要告诉我就可以了。”

“(这家公司)存储了我的信息。”3月26日,高炽扬一边讲述一边摇头。

高炽扬说,他所经历的航空公司电话订票的经历,就是航空公司在达到此次订票目的后,未能及时删除客户信息。

信息保护指南非强制标准

“为了经济效益,无利不起早。”高炽扬估计,目前没有哪个行业不存在信息泄露。

比如孕妇生完孩子刚回家,卖奶粉的电话就过来了,病人检查完身体,检查单还没看懂,相应的医药公司就已经打电话卖药来了。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研究员刘陶把个人信息比喻成“很多钱装在纸糊的银行里,很容易被黑客破解。”据他们调查,公众最关心的金融、电信等领域的个人信息安全。

而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指南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甚至也不是推荐性标准,标准通过会对行业起到多大的规范效力,仍待观察。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朱璇说,此次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属于技术指导文件”。

国家标准分为三种,一个是强制性标准,一个是推荐性标准,一个是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可以作为参考。而国家强制性标准多在食品安全领域。

不过,黄子河认为,标准适用于除了政府机关等行使公共管理职能以外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特别是电信、医疗等涉及个人敏感信息比较多的服务机构。

■ 现状

40部法律难约束个人信息泄露

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统计,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其中包括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个人信用管理办法等。

“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并不少,然而内容较为分散、法律法规层级偏低。”刘九如说。

刑法修正案(七)被认为是个人信息立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确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罪名,首次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范畴,规定要追究泄露、窃取和售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

但是,这一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汽车厂商、宾馆酒店、会计师事务所等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和单位。

诸多法律界人士认为,刑法未明确该罪的具体界定标准,这一条款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另外,专家认为法律中对信息泄露者惩罚机制不够。

前段时间,警方破获CSDN(即中国软件开发联盟)的600多万条用户名和密码泄露案件,“目前为止对网站的处罚只是提出行政警告,太轻了,这种处罚几乎没有威慑力。”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梅绍祖说。

梅绍祖认为,如果在国外,这样的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至少应该有经济处罚。

2009年,《侵权责任法》的通过,使“人肉搜索”侵犯受害人权利的责任认定有了法律的统一规制,如果网站无视受害人提出的屏蔽、删除要求,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说,《刑法》和《侵权责任法》都属于事后救济,在网络时代要对网络安全以及个人信息进行全流程的监管才更为有效。

个人信息安全法未入立法程序

《个人信息安全法》并非从未尝试破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回忆,2003年的4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专门对个人信息立法研究课题进行部署,2005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已经提交。不过这项立法建议一直未能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

参与此次专家意见稿的梅绍祖说,当时文本已从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上报到国务院法制办,此次未能进入正式立法程序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从紧迫性上讲还没太关注这个问题”。

梅绍祖承认,凡事总有轻重缓急,有关部门会综合考虑,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和被盗、个人隐私侵犯以及个人信息交易的事件愈演愈烈的现实,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我觉得紧迫性早就有了,可能各个层面感觉不一样,有人觉得没那么紧迫”。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力主加快立法。

他说,个人信息保护实行面广,一定要从法的角度规范,才能使这项工作在法律上有依据。

“这几年我们和大家一起在个人信息立法尽快进入正式程序正在努力。”杨学山说,在大家的努力下,“尤其是在今天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社会迫切的问题,立法的进程就会加快”。

A06-A08版统筹:涂重航

新京报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吴鹏

Facebook对雅虎提起10多项网页技术反诉

Facebook 决定对雅虎周二 (3日) 提起反诉,控告雅虎侵权,包含10 项网页技术、Flickr 照片分享服务以及广告显示技术。

据媒体报道称,上个月遭雅虎控告侵权的 Facebook 周二在加州提起反诉,诉状上除再次否认窃取Yahoo 技术,并指出对手的控诉是子虚乌有,应当撤销。

Facebook 法律顾问 Ted Ullyot 电子邮件中回复表示,除了主张专利所有权,也决定回击短视近利的雅虎破坏了合作关系,并以诉讼牵制了创新的发展。

Haynes & Boone LLP 智财权律师 David McCombs 认为,Facebook 的反击代表他们决定认真打这场专利大战。

在反诉的诉状中,Facebook 表示,雅虎的首页、Flickr 以及财经、体育、游戏以及商城的显示广告都侵犯了 Facebook 专利。

为什么我不再做 .NET 开发

写这篇博客已经等待很长时间了。我最初开始做网站开发是使用ASP .NET 和 C# 技术。我很荣幸分别在2010和2011年被微软授予了“全球最有价值专家” (即MVP)称号。我想在等待荣誉过期到来之前离开.NET开发的世界。

我的职业生涯是伴随着.NET社区开始,我的文章近来很少被微软推荐。我可以想象到,相对于其他更让人好奇的C#文章,大家对曾经喜欢过我的 “Web Forms to MVC”热情已经消失。我没有失去什么,我会永远的感激.NET 社区,因为他们帮助我得到了现在拥有的东西。有几个原因导致我不在做专业的.NET开发。我将会在这篇博客中尝试去解释一下。

首先是第一件事。

我不得不退出我很有经验的.NET开发,虽然这些是非常美妙的事情。.NET社区非常的热情并且开放。.NET开发是我见过的男女比例最高的开发环境。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人。当我是新人时,他们都非常欢迎我,他们帮助我学习很多东西。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们。

这里入门的门槛很低,这里很少有“其实…”,更多的是“欢迎!” 我被我的朋友们的积极鼓励作出贡献。当我回到那里遇到很多人的时候,仍然称他们为朋友。我希望像一些前辈那样在将来带着更多人再回到那里。

愤怒的咆哮

我看到过很多人“退出”.NET开发世界。通常经常会引起一个很长的Twitter的战争,愤怒的留言,微软不支持他们的开发人员,导致他们的团队失败。工具很难用,语言的说明很荒唐,支持不够迅速,某人是个混蛋,等等。它总是让我回到留言板,很多人因此退出了网络。

人们退出的主要因素可能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或者指南不明确,或者其他这种表面的原因,这是对微软做为一个商业公司的错误的理解。微软是为了赚钱的 公司。微软要为股东的利益负责。因此,C#、F#、ASP.NET 以及所有其他微软的框架/语言都是为了创造利润而经营。是的,我知道他们主要的收入并不是来自于这些,甚至不是来自于10,000美元的MS SQL的服务授权许可。无论如何,他们所有的雇员,部门,以及其他所有的公司人员都要给他们的董事会一个交代。

开发者们不能理性的对待,他们不会带领大家去做更完美的工具或者一个更好的社区。做为一个公司花钱为大家提供了大量资源,但是,最终,你的动力是在你所创造的东西中。

什么是我必须做的

好吧,做为一个开发者,微软在支持我。为我去拜访他们付费,甚至我得到了很漂亮的夹克。为什么要破坏这些东西呢?对我来说,这些是做人的一些基本准则。

我相信网络。我相信那些人。我相信人们已经创造了一些漂亮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是取决于开发人员去构建并让它们渐渐变好。

在这个时代做为软件开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荣幸,世界赋予了我一些东西,这是一份使命感。

本文作者:Sara J Chipps

 

我相信开源的东西,我相信在网络上去做是最好的东西的动机,并不是对我公司来说是最好的。做出这个决定一而再,再而三的花费了我很多钱,以及错过了 很多意识到的“机会”,但是我的灵魂依然是完整的,我相信我的这个想法,会与同类的男(女)人中一样,在思想的历史上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JavaScript 是免费的。JavaScript是开源的。 JavaScript是与我热爱相同东西的人创造的,关于这个社区的唯一答案是,他们的良心,以及驱动他们的那些东西。

对我来说,这些无可置疑的是我想要得到的东西。

那些人

我知道很多人不仅仅是.NET开发者,除此之外还致力于创建与微软相关的语言和框架。我不认为他们与我不同。我认为他们在努力的使他们能做和想做的 东西变得不同。我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我尊重他们,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开发者,而且做为一个人和朋友去尊重。我永远的感激他们,因为他们介绍我到社区并且给我 介绍他们在做的网络开发。我期待着继续沿着同样的道路 ,建设一个美好的未来。

英文原文:Sara J Chipps   编译:伯乐在线 – 李岩

不是缺少人才,而是面试过程有问题

我刚刚开始在微软的工作,但面试的整个过程经常萦绕在我脑海里。我读了网上的一些文章,有些说要找到一个开发天才多么多么难。他们说有那么多人在找工作,但只有很少的人值得被雇佣。我不认为这是事实。

我经历了一些在西雅图地区的大公司的面试,但最终只拿到了一个 offer。但我认为既然我够资格在微软工作,我也能胜任其他公司的工作。然而仅有两家公司在电话面之后给了我面试机会。(我在这里仅仅是做了个假设:大型软件公司对他们雇员的技术要求是相似的。所以如果我足够聪明,微软想要雇佣我的话,那么 Google 或 Amazon 也应该想要雇佣我。我没有说微软的雇员能够获得一切他们想要的工作仅仅因为他们在微软工作。有些人会说是因为文化不合,而我要说的是在判断合不合适公司文化之前就被拒掉的情况。)

对我来说,这就意味着面试过程有问题。公司不应该筛选掉那些合格的应聘者。我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但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浪费,而且对于那些找工作的人来说非常不公平。筛选掉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是另外一回事,然而仅仅因为面试的那天下雪了就筛选掉你,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那么面试官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也有一些关于面试技巧的文章。我最喜欢的面试方法是和某人签份合同,让他为公司做一个很小的任务。这样他们会真正的投入(因为你会支付给他们一部分钱),你也会知道这个人的工作情况怎么样。但是这样雇佣技巧并不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开展。像微软这样一个星期就雇佣成百上千人的公司怎么可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呢?(他们雇佣了我,很显然他们不能改进了。)

我想公司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冷静一点,让应征者去打动他们。我经过的许多面试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在最后有很少的提问空间,我也从来没有感觉到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看来更在乎我是否可以写出复杂的算法,而不关心我实际能解决的问题。

我没有机会谈论我为一个国际连锁餐馆做的 iPhone 应用,也没有机会说起我建立的有超过 3 万人注册的网站,也没有机会谈论在我旧公司帮助建立的开发者博客。当然他们在我的简历上看到了这些,但他们没有听我深入的讲那些很棒的细节。我觉得有很多理由应该雇佣我,但在我经历的那些面试中我很难将它们展示出来。那么微软的那个面试呢?正是在那个面试中我展示的经历最多。

当然我并不是因为没有获得更多的 offer 而愤愤不平,真的不是。我明白我也犯了一些错误,而他们也不能雇佣每个人。我只是想告诉那些公司,不是没有天才在,因为大有人才在。他们只是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获得人才。

原文:fredandrandall   编译:伯乐在线唐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