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最受欢迎的 14 个新的 jQuery 插件

现在是时候汇总下刚过去的5月份里最受欢迎的一些 jQuery 插件,这些插件都很新,值得你试试。

1. jQuery Knob

jQuery Knob

Nice, downward compatible, touchable, jQuery dial.

2. Redactor

Redactor

很棒的 WYSIWYG 编辑器

3. ddSlick

ddSlick

ddSlick 是一个轻量级的 jQuery 插件用来实现定制的下拉组件。

4. grrrid.js

grrrid.js

用于实现表格的排版方式

5. Superscrollorama

Superscrollorama

实现各种滚动动画特效

6. CookieCuttr

CookieCuttr

Cookie 的处理

7. Ascensor

Ascensor

Ascensor所实现的效果确实很新颖,你可以用四个方向键来控制网页内容的移动,类似电梯一层层移动的效果,还不明白的直接看演示效果就清楚了。此插件可定制性很高,可以设定是否启用方向键控制,是否显示导航等等。

8. JQVMap

JQVMap

JQVMap 是一个用于输出向量地图的 jQuery 插件,使用可改变大小的 SVG 处理

9. Dynamo

Dynamo

A dead-simple way to generate dynamic bits of HTML and add subtle effects to your content.

10. fixedTOC

fixedTOC

固定的下来菜单

11. AjaxML

AjaxML

AjaxML 对 Ajax 操作进行进一步的封装,使用更加简单,基于 jQuery

12. timing

timing

Timed Invocation Chain (tic) as counterpart to the jQuery Effects Queue (fxq).

13. QuickValidate

QuickValidate

QuickValidate 是一个简单易扩展的表单验证插件

14. Complexify

Complexify

Complexify 是一个用来检测密码强度的 jQuery 插件,并使用友好的效果来提示给用户。

英文原文OSCHINA原创翻译

图形化编程语言:Blockly

Blockly一种在网页上运行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使用者以拖拽拼图的方式开发出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的代码编写。

Blockly

效果演示:

  • 走迷宫 – 使用Blockly语言破解迷宫路径。
  • 代码转换 – 把Blockly代码转换成JavaScript, Dart, Python 或 XML 代码。
  • RTL – Blockly语言中right-to-left模式中的效果(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习惯).

Blockly语言目前处于技术探讨阶段。我们希望开发人员使用Blockly,给予反馈,想出新的能使用它的地方。所有的代码都是开源的。加入我们的邮件列表,让我们知道你的想法。

Windows Phone市场应用总数突破10万大关

来自国外媒体AAWP的消息,Windows Phone市场应用数量已经突破10万里程碑,已发布应用总数达到了100145款。根据AAWP的统计,Windows Phone只花费了20个月的时间,其应用数量就达到了4万款,比安卓少用了4个月的时间。但相比iPhone,多花了4个月的时间。五月 份,Windows Phone市场平均每日新增313款应用,相比4月份,新应用的增长速度要快了很多,而相比去年5月份的每日新增166款应用,今年5月份每日新增应用数 量几乎翻了一倍。

Windows Phone花费了14个月的时间,应用总数突破了5万里程碑,而仅仅5个月后,应用数量就翻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10万款。

目前,美国市场应用数量为77450款,英国市场为72933款应用,法国市场为69879款应用,西班牙市场为66361款应用,德国市场为69153 款应用,澳大利亚市场为70036款应用,俄罗斯市场为55052款应用,巴西市场为47453款应用,印度市场为69771款应用,而中国市场为 33063款应用。

对于已经发布的应用,大部分支持的语言为英语,一共有68529款应用。除了英语,其他常见的语言依次为,法语5627款,西班牙语4401款,意大利语3225款。

在已经发布的应用中,娱乐类一枝独秀,是应用数量最多的分类,一共有18867款应用。第二到第四大分类依次为工具+效率:14591款,书籍+书 评:12816款,游戏:12212款。遗憾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应用属于相对独立的电子书,而且数量在不断上升,占据了书籍+书评分类应用的份额从12% 增长到了13%。而在6个月前,电子书在书籍+书评分类中的份额高达14%。

目前,Windows Phone市场中有67%的应用是免费应用,有10%的应用提供了免费试用版,23%的应用是需要付费的。在付费应用中,售价在0.99美元的应用占了61%,7.7%的应用售价为1.99美元。

同时,AAWP也对应用的质量进行了统计,5星级应用的比重基本上稳定在8-12%。从AAWP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应用数量还比较少,而且中文应用的比重也比较低,应用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此,中国的开发者们还要加把劲,多出一些优秀的中文应用!

文/WP7中文软件商店

Google 增加网络攻击威胁警告

北京时间6月6日消息,Google安全工程副总监葛罗瑟(Eric Grosse)今天指出,如果侦测到用户账户或计算机遭受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威胁,Google将在网页上方显示警告。

葛罗瑟下午在Google旗下的Google网络安全部落格(Google Online Security Blog)发表文章指出,Google向来密切注意任何想要侵入用户账号的恶意行为,现在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

他指出,今后如果侦测到用户可能成为由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受害目标,Google将会在用户看到的Google服务网页上方,显示底框为粉红色的粗体字警告,内容为,警告:我们相信国家支持的黑客可能企图侵入您的账户或计算机。请立即自我防护。(Warning: We believe state-sponsored attackers may be attempting to compromise your account or computer. Protect yourself now.)

葛罗瑟强调,用户看到警告时,并不一定代表账户已经遭骇,只是表示Google相信这个账号可能成为遭到网络攻击的目标,例如俗称网络钓鱼的诈骗,或者遭到恶意程序入侵,因此呼吁用户应该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猜不透:微软你到底想图什么?

经过Developer Preview,Consumer Preview到最近的Release Preview,微软接下来五年最重要的战略部署就即将随着Windows 8的发售而逐渐定型,但越是到现在,用户们和市场分析师们就越看不透,微软你到底想图什么?

说图平板市场吧,就那不彻底的Metro,支持的程序少得可怜。据说Win8和WP7的App开发基本零成本移植,但最多也就吸收几个移动应用,而微软要 擂上的可是庞大的iPad应用阵容,面对和Android平板同样的应用窘境,微软有什么高招去做到Android做不到的事情,并且保证Metro应用 有持续的增长呢?可能是靠Windows庞大的市场号召力去吸引开发者,但Win8平板至今还没有出生,而桌面电脑用户又有几个会为一个和Win7几乎没 差别的系统买帐呢?至少Win8 RP的表现实在是没法回答上面所有问题,那么平板市场的战略部署似乎还需要微软回家再想想。可能微软不太有高瞻远瞩的业界眼光,那至少考虑好了 Office还要不要在iPad上出了。那微软是不是还是得开发一个Metro版的Office呢,就像他们开发两个IE一样,那么是不是还指望着所有的 开发者都额外写一个Metro版的缩减版程序呢?那既然Metro和Windows是这样得泾渭分明,为什么微软非要把他们凑到一起呢,这让WP系统反而 像个捡来的孩子了。

说到桌面市场,Metro的形态真的能适应吗。一个屏幕一个程序,哪怕是苹果的Lion,全屏也只是个可随时切换的应用模式而已。Metro本身的风格化 已经存在大量的留白和醒目的字体,在手机屏幕里似乎能让人快速得定位信息,但传统电脑的屏幕难道不是为了尽量显示多数的信息吗?Metro看起来更适合于 小信息流的快速定位,但用户在桌面电脑的注意力却是天生的涣散,否则就没有那么多人使用Instapaper Readability这样的应用了。那么Metro是否和桌面用户的波长有些不合呢?桌面界面这边到底和Win7有什么区别?Ribbon吗?这一堆用 得上用不上的按钮堆在屏幕上占据一大片面积,平常除了隐藏它还能做什么呢?况且继续用Win7,作为一个日常使用者,除了资源管理器没有一个 Ribbon,其他还差了什么呢?甚至对用户来说还省出升级Win8的几百款钱。

实话说,Metro本身是个让我难受的设计。高对比度的色彩,巨大的色块,乏善可陈的界面细节,这些都注定它只会是一个新鲜感保质期极短的设计语言。 Metro这名字也足够一语成谶,你在地铁,机场走过路过看几眼还成,但要全人类一直对着单调的文字和巨大的色块看几年,我觉得世界癫痫发病率会因此显著 增加。其次,Metro界面首推的动态磁贴也其实并不如静态磁贴好看,翻来覆去几个图片和挤在一堆的文字,信息量并不大,中文显示还是那么奇葩。总得来 说,Metro界面是困惑大于明了,赘余大于必要,花哨大于可靠的。在这个方面,微软在设计一个将被日常频繁使用的系统时,似乎完全没去考虑用户的学习成 本,各种与键鼠无关的操作逻辑让用户去被动适应,大量莫名其妙隐藏起来的导航路线让用户自己去摸爬滚打。初期可能只是让用户迷惑,久而久之其混乱和其繁琐 大概就会造成Metro的边缘化了。

有Win8做对比才比较容易看到苹果在Lion和Mountain Lion上融合桌面移动操作系统的节制。苹果从OS X Lion开始的融合是具有客观条件的,那就是Mac在消费市场的地位小于iOS,现在的Mac的销量增长点都基本来自于iOS用户的扩大。而在触摸操作 上,狮子本身也就只是Leopard的触控血统一脉相承的结果,即使是新引入的操作,在iOS用户看来也并不生硬,比如Launchpad的激活操作和 iPad返回主屏几乎一模一样。更不必说,几个桌面移动系统互相通用的程序也在减少从iOS过渡的学习成本。反观微软,他坐拥的是庞大的Windows用 户,WP手机系统Metro的兴起也不过是个把年的事。但在Win8,微软逼着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去适应一个少部分人在使用的操作语言,做的完全是和水果完 全相反的一件事。另外,Windows本身的优势也是在它大量的专业非专业的软件资源,Metro如果是微软给Windows设定的未来的话,那置这些传 统桌面软件商于何地呢?

可能到最后Windows 8将成为另一个Vista,而Metro将成为另一个Media Center被扫进操作系统演进史的角落。微软或许还将迷茫很久,而用户则纷纷“找回”他们的“开始”去了。